仪器原理丨土壤肥料养分快速检测仪工作原理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9 阅读:598

土壤肥料养分快速检测仪仪器介绍:

土壤肥料养分快速检测仪、测土配方施肥仪集药、仪、器于一体,它配备了进行规定项目化验所必需的全部装备,可独立在乡、村进行测定,也可在实验室内进行快速测定,并直接打印出检测结果,进行科学配方施肥指导。仪器采用单片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精度高、测试速度快、读数直观、使用方便。

土壤肥料养分快速检测仪仪器原理:

使用一定的浸提液浸提土壤、肥料或作物植株时,有效养分进入溶液中,溶液中的养分可与特定的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溶液,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养分的含量呈正相关,并服从朗伯——比尔定律。即:A= K×C×L

式中A:吸光度,K:吸收系数,C:溶液浓度,L:溶液厚度。

由上式得  C = A/ KL , 设待测液浓度为C,则当K,L相同时C2= A/AB*C

式中A/ A可由仪器内部测知C为标准溶液浓度,当输入C数据后,仪器可自动计算并显示出C值。

仪器由比色池、光电探测器、光电传感器、微处理器和微型打印机构成,可直接在液晶屏幕上显示出被测样品中有养分的含量,并打印出分析结果。

土壤肥料养分快速检测仪技术指标:

 1 测定项目

1.土壤中的水分、pH值、有机质、水(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有效钾、全氮、全磷、全钾等;钙、镁、硫、硅、铁、锰、硼、锌、铜、氯等中微量元素;铅、铬、镉、汞、砷等重金属。

2.单质肥、复合肥中的氮、磷、钾等;有机肥、叶面肥(喷施肥)中各形态氮、磷、钾、腐植酸以及pH值、有机质等,可扩展检测各种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

3.植株中的氮、磷、钾等。

 2 主要技术指标

1.电 源: 交流220V±22V正常工作; 直流可用汽车上12V蓄电池工作。

2.量程及分辨率: 量程:9999μg/mL(max)   分辨率:0.001μg/mL(min)。

3.稳定性: 仪器预热5-10分钟后,数字显示值在三分钟内漂移不超过0.3%(透光度测量)。

4.重复性误差2000μg /mL硫酸铜标准溶液误差不大于0.2%(透光度测量)

5.线性误差: 标准重铬酸钾溶液试验,线性误差均小于1%

6.功 耗 :   交流、直流均 ≤ 5W。

7.速测速度: 在正常熟练程度下,测土壤铵态氮、磷、钾要40分钟(含土样前处理及药剂准备),测肥料氮、磷、钾三项需30分钟左右,微量元素单项检测需1.0小时左右。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测土配方施肥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的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选点

土样选点要有充分代表性,要按不同的地形部位、土壤类型、作物轮作情况、肥力水平等情况划出采样区、确定采样点,使所采的样本能准确地反映土壤的实际性状;一般人为的取510个点或10-20个点。取样的方法可采用对角线法、五点取样法、S形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等。(注意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2.采样深度

大田作物为020厘米,水田为015厘米。一般采样深度为020厘米,果园采样深度一般为020厘米、2040厘米两层分别采集。用于土壤无机氮含量测定的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3.混合土样采集方法

每个样点取土0.5公斤,将各样点土样充分混合拣去枯枝落叶、残根、石硕等杂质,如有土块应研碎,按四分法淘汰至0.51.0公斤左右的土样装入特制布袋中,作为分析化验的待测样品。一般土壤养分的快速测定以新鲜土样为宜。

填写好标签,内外各一份,标明编号、采样地点、时间、采集人、土类等项目。标签应用铅笔填写,不得以钢笔填写。

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为了能使测定的样品代表肥料的养分状况,要求必须多点混合取样,按四分法弃去多余的部分,保留约半斤;对于块状、粒状单质肥及复混肥、有机肥(需风干),则可用四分法再缩至100g,粉碎或研磨后,全部过1mm孔径筛(即20目筛),密封贮存备用。

肥料含水量的测定

可采用低温真空烘干法或者铝盒烘干称重法(主要适于有机肥类)。

标签: 养分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