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电机的原理与结构分析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09-26 阅读:433

轮毂电机技术又称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因此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轮毂电机技术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00年,就已经制造出了前轮装备轮毂电机的电动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技术在矿山运输车等领域得到应用。而对于乘用车所用的轮毂电机,日系厂商对于此项技术研发开展较早,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包括通用、丰田在内的国际汽车巨头也都对该技术有所涉足。


line>

轮毂电机的结构

轮毂电机的原理与结构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根据电机的转子型式主要分成两种结构型式:内转子式和外转子式。其中外转子式采用低速外传子电机,电机的最高转速在1000-1500r/min,无减速装置,车轮的转速与电机相同;而内转子式则采用高速内转子电机,配备固定传动比的减速器,为获得较高的功率密度,电机的转速可高达10000r/min。随着更为紧凑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出现,内转子式轮毂电机在功率密度方面比低速外转子式更具竞争力。

轮毂电机的工作原理

轮毂电机的原理与结构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子换相器(开关电路)

根据位置传感器信号,控制定子绕组通电顺序和时间,产生旋转磁场,驱动转子旋转。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总成及控制系统属于汽车零部件,是电动汽车零部件的关键核心部件。

该系统的特点是:将电机系统、刹车系统、悬挂系统于一身的独特设计,有永磁无刷同步电动汽车轮毂电机和开关磁阻轮毂电机,可采用PWM控制和交流变频控制,这种完善的产品设计,具有效率高、重量轻、寿命长、噪音低、匹配强、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功能齐全、独立悬挂、安全可靠的特点,不用车桥、变速箱等机械部件而直接悬挂在车身上安装轮胎,传动消耗等于零,转动效率百分之百。

与传统的电机传动轴-变速箱-差速器-车桥等电动汽车机械传动系统有质的变化,因而整体结构,驱动性能,综合效率,续驶里程优于任何形式的驱动结构,可配置成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首选,而且可与任何型号的汽车相匹配,组成电油混合动力汽车,轮毂电机驱动是未来电动汽车驱动形式的发展方向。

标签: 轮毂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