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修理厂承接了一台10kV的高压电机维保业务,试验完成后在耐电压过程出现报警,后期对该电机再次进行绝缘电阻检测未发现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该电机故障是典型的闪络现象。Ms.参整理了部分实拍照片与各位分享,并将导致闪络的原因进行分析。
1、故障案例描述
该电机属紧凑性结构,电机空腔相对较小,但从定子绕组的整体分布情况看,还不至于出现该问题。进一步检查发现,沿绕组端部表面在一段距离出现了表层发黑痕迹。而在绕组区域的下方有一些很细的铁粉。将这些铁粉清理,并将表面烧蚀的地方清理修补后,问题得以解决。
从故障表象及实际存在的一些异常,可基本归结为典型的闪络;进一步核查原因是电机机座加工过程中,将固定端盖的盲孔打通,在攻丝及装配过程中出现的细铁粉进入了电机内腔,在电机运行过程中机座上方和侧面端孔中的铁粉振落到机座下方位置,“完美创造”了闪络发生的条件。
从这个案例的后果,我们要提示各位,电机零部件的孔,看似简单,但何时是通孔,何时是盲孔,应该严格按图加工,特别是对于盲孔,一定有其具体的作用和道理。
2、什么是闪络?
闪络是指在高电压作用下,在气体内沿着固体绝缘的表面发生的两电极间的击穿。发生闪络前一瞬时两电极间的电压称为闪络电压。因受固体绝缘的表面状态、形状等因素的影响,闪络电压总是低于(最多等于)相同电极结构、相同距离的气体间隙的火花放电电压。
沾有污秽(工业污秽、盐份等)的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子或绝缘套管,在受潮(特别是遇到雾、露、霜或小雪))时,闪络电压显著降低,甚至在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下闪络,造成严重事故。这种情况称为污闪,可以通过改进绝缘设计及定期清扫来防止。
当在气体或液体电介质中沿固体绝缘表面发生破坏性放电现象,称之为闪络。常见的是沿气体与固体电介质交界面发生的闪络。如沿绝缘子串表面、沿套管表面的破坏性放电称之为闪络。所以闪络这个词仅限用于特殊条件的放电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