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污水提升泵的几种典型控制方式1.简单的液位开关控制这种污水提升泵的控制方式是较早的,甚至是在没有自控系统的情况下采用的。通常在集水井中设置两个液位开关点,一个控制泵的起动,一个控制泵的停止,甚至是只设有一个低液位的保护开关,保证在集水井内没水时水泵能及时停运。
水池中的多台水泵均采用这种控制方式。通常会一起起动一起停止,要不就是人为的进行干预。这种控制方式旨在保护设备安全的情况下让水泵运行,很难有量的控制。若不进行人为干预,则在水量充沛的情况下,污水厂将满负荷运转;而在水量小的时候,由于液位降低,作为对水泵的停止保护,污水厂的负荷将骤减为零。所以污水的进水量波动很大,即系统显得很不稳定,必须要进行人为的干预。
2.控制器的介入和连续液位的监测使得水量变化趋于平稳,液位控制泵数量组合在含有控制器(通常为PLC)的自控系统和连续液位的监测手段出现后,许多污水处理厂都采用了通过对污水集水井的液位进行连续监测后,并划分不同的液位区间起动不同数量的污水提升泵。这样,出现了在满负荷和零负荷之间存在了几个规格的负荷区间。使得水量的变化变得平稳,负荷的变化对系统尤其是生化段的处理的冲击得到了减轻。如果认为水泵的组合还不够细分,可以选择几台功率或流量不一样的泵进行组合,所谓大泵和小泵进行组合,得到的流量变化更为平稳。如图1所示的控制要求,即为某污水处理水厂的污水提升泵的泵组合条件。
从污水提升泵的控制要求可以看出,为了寻求一个相对平稳的流量变化,即污水处理量的负荷能够变化的尽量平缓,以避免负荷的突变对后处理带来的不良影响,该系统提供了尽量多的泵的组合,这也是国内许多污水处理水厂采用的一种污水提升泵的控制方式。但仍然能够看出它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污水池中的液位相对来说变化较缓,因为水池容积一般较大,同时外来污水的持续补充,所以造成经常会是以一种组合工作,这种貌似稳定的状态可能是符合处理量的要求的,但也可能是不符合水量要求的,在不符合的时候是需要打破这种平衡来进行改善的,而这种单一的由液位控制的方式是不可能打破这种不良平衡的。同时,出现的流量变化曲线也是阶跃性比较大的,即负荷的变换也是比较大的。其次,由于要增加组合的丰富程度来获取平稳的负荷变化,所以就要求有不同规格的泵,上图中可以看出有大泵、小泵两种,生产主要以大泵为主,小泵只进行流量的调整。大泵的数量较多且有主用备用的关系,而用于调整流量的小泵由于作用地位的问题和考虑成本相结合,所以没有备用,所以当出现故障时,只能停用,则流量调节平稳性将受到影响。
3.结合液位控制泵组合方式和利用时间提前打破不良平衡来获取更平稳的流量变化在看过这种控制方式并实际体会之后,个感觉是这种控制方式有一种我们常提的智能算法或套用一个时尚的说法叫模糊控制的功效,有一种利用液位反馈信号提前动作来适应将要到来的液位变化(即补充水量和污水处理量的变化),从而使得流量变化平稳。具体的控制方式。本系统中共用4台流量一样污水提升泵,流量均为1250t/h,而处理量的要求为10万t/a,即3到4台泵工作,工作时为3用1备。
好像也仅仅是一个由液位控制泵的工作数量这样一种控制方式,其实不然。具体差别在于有一个时间参数的参与用于打破前面所提的不良平衡,实现一种预测性的智能控制,具体的控制方式阐述如下:①当水池的液位达到“SCR”这个设定点以上时,系统起动1台水泵。②当水池的液位达到“SHR”这个设定点以上时,系统增起动1台水泵。③当水池的液位保持在“SHR”
这个设定点以上一段时间(可设定调整),系统再增起动1台水泵。④当水池的液位低于“SBR”这个设定点时,系统停止1台水泵。⑤当水池的液位持续低于“SBR”这个设定点一段时间(可设定调整),系统再停止1台水泵。⑥当水池的液位低于“SB”这个设定点时,所有的水泵停止。⑦同时,由于所有的水泵均为水冷式需要水来冷却,所以设有液位开关进入电气回路作为对水泵的硬件保护。
正是多了③和⑤这两个时间因子的设置,使得系统有了一个前瞻性的预测,主动地通过增加或减少水泵的数量,使得水量得以平稳变化,保证负荷不产生突变。在水量充足的情况下,由于前瞻性的预测水量大,将会使液位上升,所以提前增启一台水泵,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水位上升而增加水泵台数;在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提前减少一台泵,避免水位下降的太快而被迫停止两台泵,甚至使得液位过低而造成所有泵全停,这样使得液位在“SBR”和“SHR”之间浮动,而“SBR”至“SHR”也成为水泵数量的控制段,在补充水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液位也将在此区间内平稳波动。
以上3种控制方式所产生的污水处理量的变化走势的简单示意。(以本厂4台泵为例,每台1250t/h,通常3用1备)。
由于该图是短期的,而且是人为地给它一个简单上升和简单下降的趋势,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中液位往复变化的实情,所以需要有一定时间的延展来表现其控制的优越性。因而方式3并没有完全展现出它的优势,但仍可看出,方式1的变化是完全阶跃性的,流量带给后处理的负荷只有有和无两种,负荷冲击很大;方式2的变化也是阶跃性的;只有方式3的变化是连续的,负荷冲击是小的,尤其是在一段连续的长期的生产过程当中,它的曲线变化将是连续的,而且在补充量充足的情况下,方式3能快地接近我们的处理量。同时,实际当中方式3的液位设定和方式1、方式2不同,它的“SBR”至“SHR”之间的液位设定点可以比较近,充分体现起到前瞻性的时间因子的作用,可以使得液位和流量的变化更为连续。
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出现提供了更丰富的控制方式随着新的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我们在控制污水提升上有了更方便更合理的控制手段。一些的水泵制造商在销售水泵的同时,也开发了一套专用于水泵控制的单元控制系统,称为现场管理控制器(FMC),比如ITT公司就有了FM400、FM600、FM800等一系列的产品用于不同的场合,同时开发出了自己独有的和通用的通信接口。在FMC中,有专用于水泵控制的典型程序,同时可以随着现场的情况变化进行编程和优化。这样专业于水泵控制的单元设备可以把控制做的更细化更具体化。然后通过通用的现场总线(fieldbus)和主控制系统连接,将泵站中的全部信息,包括反馈状态、故障情况、运行情况、历史记录等,甚至是FMC中的参数设置、程序逻辑等,都能在主控制系统和中央监控室内进行监控和操作。从独立控制和单元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完全可以应用于污水厂的污水提升泵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