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泵站沉井工程技能的探究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9 阅读:258

  施工工艺要求1)不同墙体材料不应混砌。2)墙体砌筑后,砌筑砂浆未达到设计强度前,禁止砌块受到扰动。3)控制砌体的日砌筑高度。4)距框架梁底部300mm高度的砌体,在砌体完成后至少间隔7d再砌筑。5)框架梁下与砌体交接处斜放侧砖顶满砂浆挤紧,不允许出现空隙和亮缝。6)前后砌筑时间较长的部位,注意结合处的清理和界面处理。7)线管位置的砌体预埋拉接钢筋。线管埋设后,要用砌筑砂浆回填密实。8)正确预留框架结构设计的墙柱拉接钢筋。9)严格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规范和规程标准施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新型墙体材料,只要了解并掌握其生产工艺、原材料以及物理特性,从设计和施工方面进行针对性处理,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就能够控制砌体产生裂缝或减少裂缝的产生,保证砌体的施工质量。模板垫木上铺设九夹板,作为刃脚底模;沉井模板直面部分均使用普通钢模板;沉井圆弧转角处自制钢模板;模板架立使用脚手架钢管作背带,防水拉筋与山形扣件连接,刃脚部分使用木背带和支撑;沉井内部用脚手架管作支撑,外侧原则上不设支撑。

  钢筋现场制作,较大钢筋加工均用钢筋机械下料,弯曲。竖向主筋一次架立到顶,减少现场接长,主筋均用对焊接头。混凝土浇筑1)沉井浇筑混凝土数量较大,又比较集中,为保证混凝土质量,使用商品混凝土浇筑。2)每层浇筑厚度为30cm50cm,每层混凝土数量约为50m3,浇筑时间应控制在1.5h之内,防止出现施工缝。3)根据沉井外轮廓尺寸和浇筑速度,使用两台泵车同时浇筑,确保浇筑连续性。4)施工缝按设计要求预埋钢筋,为防止漏水,混凝土顶面留止水凹槽,再次浇筑前先铺3cm同标号砂浆。

  承垫木拆除1)沉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垫木。垫木采用人工抽出或配合卷扬机外拉拆除。2)垫木拆除要先进行技术交底,并统一指挥。每一阶段的垫木拆除完,经过技术和质检人员检查并作出下步部署后,再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拆除。3)拆除顺序为:隔墙普通垫木y隔墙定位垫木y井壁转角垫木y井壁直段普通垫木y井壁短边定位垫木y井壁长边定位垫木。4)垫木拆除时随拆随回填中粗砂,并夯实。不得在沉井内挖填。5)部分垫木可能被压断,应将断木清除,不得留在刃脚下,以免造成下沉困难。

  挖土下沉沉井上部素土层采用人工挖土下沉,这一部分水位差小,土质较好,且下沉系数大,挖沉比较有利。人工挖土装吊斗后,汽车起重机提升至井外。挖土顺序如所示。不排水下沉常规的不排水下沉做法有水力吸泥机、空气吸泥机、钻吸法等,以上办法存在着共同的缺点:设备复杂,安拆困难,能量消耗大,特别不适应沉井分仓多,要求均匀出土,反复在各仓拆装移动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讨,决定采用潜水泵配高压射水吸泥方法,实践证明:该法设备简单;便于操作,特别是换仓时不用拆装;能量消耗低,只有空气吸泥机的50;出泥效果稳定;质量容易控制,改沉井到位高差只有9mm,标高位50mm,远远低于规范规定的100mm.

  沉井封底施工1)封底使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坍落度控制在18cm22cm之间,处封时的混凝土坍落度应为14cm16cm,混凝土缓凝时间大于5h.2)封底用的隔离木球。3)导管口距沉井底土面以5cm10cm为宜,否则可能造成处封不成功。4)砍球前漏斗储满混凝土,并将泵车准备好,砍球后马上用泵车向管内注入混凝土,此时导管可以少量提升,以不超过20cm为宜,导管内混凝土能看到为止,可以认为该导管封底成功,如果使用两组导管时,应进行下一组导管处封,然后两根导管间隔注入混凝土。5)导管随混凝土面的上升,逐渐提起,埋管深度应控制在1.5m左右,只有混凝土面接近封底标高时,才允许减少埋深,并用振捣器从管口振捣,通过导管震动,使混凝土面尽量摊平。

  结语水下封底顺序及导管布置十分重要,封底顺序的原则是先外围后中间,目的是让刃脚处先支撑,防止底梁提前受力。导管间距应是使用半径均匀到达各处,即充分考虑每仓的四个角的距离。干封底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是一次封底还是采用跳仓对称分批封底。不排水下沉采用潜水泵配高压射水吸泥方法,排水下沉采用水力吸泥冲土,均适用于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土,设备简单,便于操作,可降低劳动强度,出泥效果稳定,不受水深及其他设备的影响,质量容易控制,经济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标签: 沉井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行业资讯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