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9 阅读:752

  齿轮泵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液体泵送机械,但由于其端面齿间面积小,即面积利用系数小,导致在其一转中输出的液体量较少。首先由Erich Martin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新型齿轮机构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启了新的思路。他的基本思路是用几个放大的轮齿分别替代数个原齿轮上的小轮齿,相应地用几个放大的齿槽分别替代数个原齿轮上的小齿槽。这样极大地提高了齿间容积,从而提高了齿轮泵在一转中的容积输送量。但是,这种齿轮式旋转机构存在重大缺陷,即密封不完善,当大齿经过/ 80字形气缸的尖点附近时,工质大量回流,导致容积效率严重下降。

  因此,这一机构没有引起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视,国外也未见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廖振宜于1993年提出了啮闭转子的工作原理。通过将大齿和大齿槽分别设计在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上的方法改进了密封,并提出大齿的型线设计方法。1997年,沈锦丰等提出了复合轮齿机构,该机构在解决大齿的传动问题的同时,去掉了大、小齿结合部的拐点,对啮合型线作了改进,采用不对称型线,解决了啮合密封问题,并提出了复合轮齿压缩机的设想,研究了其性能参数和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设计、制造了样机。对于一种新型的压缩机,首先要了解的是该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为此,作者对这种压缩机做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标签: 实验研究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