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真空间歇精溜分离橙花醇和香叶醇的研究韩金玉,张海英,常贺英。王华天津大学化学院。疋津3721中应用减压叫歇精饱分尚橙花醇和杳叶醇的混合物文精馆得到如弘以上的收率低仅为46,且塔釜温度较高,操作周期长,不宜于工业生产。本文针对沸1差杈小的热敏性物系,采用减压鬲效间歇精馏方法对橙花醇和香叶醇的混合物进行了分离研究。通过考察全回流时间回流比加热负菏和压力等操作因素对离果头釜温在150,152,之间,全回流6采用2,1的变回流比操作。实验结果显,单塔精馏即可得到含量大于9,的橙花醇和香叶醇,收率在65以上提鬲20无热分解现象,过程稳定,为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收稿日期2003辛烯1醇是重要的基础香料,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早期主要是从天然精油中获得随着需求量的日益扩大,出现了各种合成方法,主要有,1蒎烯和0蒎烯两种路线。目前合成得到的是橙花醇和香叶醇的混合物,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及其附加值,有必要对两者进步分离,由于橙花醇和香叶醇是同分异构体,沸点差仅为20,且具有热敏性,给该物系的分离带来了定的困难。
本课组以往研宄中应用减压间歇精饱分离橙花醇和香叶醇的混合物,次精馏可得到含量大于90质量分数,下同的产品,但收率低,仅为46;只好采用次精馏,但操作周期较长,不适合工业生产2.本文采用减压间歇精馏操作,通过控制全回流时间回流比压力和加热负荷等操作条件,分离得到橙花醇和香叶醇含量均大于90 1试验1.1试验装直属丝网填料真料装填高度为塔釜为100,的口烧瓶。在其中个口上装有1升降器;2油浴槽;3塔釜;4水银温度计;5填料;6精馈塔;7玻璃保温套管;8电保温带;9回流比控制器;10冷凝器;真空泵;12电磁瓶;16水银压差计;17冷却水水银温度计,另个口与水银压差计相连测量釜压。塔身由外向内分别采用石棉布玻璃保温套管电保温带联合保温。塔顶采用蛇形冷凝器,上升蒸汽通过塔体到冷凝器全部冷凝,并流下到分配锤,通过回流比控制器及电磁铁控制分配锤的摆动,实现按比例控制回流与出料,用采集瓶收集塔顶馏分。塔顶温度计测量顶温。塔釜塔身塔顶冷凝器及附属设备都采用全玻璃结构,塔釜加热装置采用油浴法。整个精馏塔密封,由0 40真空泵控制塔顶压力。
1.2试验原料及试剂原料中含橙花醇32质量分数,下同,香叶醇6还有少量轻组分某香料厂提供,原料色谱分析2;无水乙醇,人比导热油,300.
保留时间以1.3精馏过程进料前用无水乙醇洗塔,抽干后,向塔釜中加入原料和少量沸石;塔按1接好,检查气密性。开冷凝水,真空泵,油浴加热器,保温电压控制器。精馏过程中记录温度压力回流比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停车时,先关闭加热器;待塔釜温度降至室温,关闭冷却塔釜,收集釜液闪蒸,试验结束。
1.4产品分析6890气相色谱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况叩以平吐1进微量注射器。检测器温度200汽化室温度200;程序升温始温0,保持1;每分钟升高5,升至180,保持51;载气,2流量量方法面积归法。
2结果与讨论2.1压力和温度的确定经过试验的测试结果明,塔顶的适宜压力在6003,7003之间。塔釜平均压力55003.塔压降约为4 8003,49003.塔釜的适宜温度在1500,1540间,塔顶温度2.2全回流时间的确定回流比操作又改变全回流时间,试验结果3.
全回流时间。!
橙花醇和香叶醇的质量分冰橙花醇的收率7藤斜隳3湔米它钟现函51尚嫡,丑藤斜3,淹矣毋塍。函61降铒3回渎民姊。胀卟回渎浑,5.5菩6;2.3回沲托苕画,夺罢淼时豳傲降伞,1米油疏砘回渎民,奋。郑今,岭峰口比流回3藤斜隳3笛,菩益商3苕函4洚邻。,1降铒3,瓣现,璇,68.8,画迓菊南笛,51叫,瞄皤3伞镉前。画迓,它塍,3.4菩5函6驰1险,痫3湔奋回沲托忝函5菩函6遄民,6明显提高了橙花醇和香叶醇的分离效率。
1化,2,1之间采用恒定回流比采出中间馏分,即些杂质和橙花醇的混合物。,35间匀采用=的回流比操作,橙花醇含量达90以上,香叶醇的含量均在1以下,该阶段的分离效果佳。在后期,由于原料中大部分橙花醇己经被分离出来,故下阶段继续采用大回流比操作进行分离是不经济的,尤其是在实际生产中,这样会延长操作周期,降氏收益3.因此,后期操作回流比逐渐减少,从中可知釜液中香叶醇已达到9橙花醇仅剩5.对釜液进行闪蒸得到香叶醇,其含量可达95以上。
橙花醇和香叶醇的保留时间及所占面积百分含量中。由7可以看出,产品中橙花醇的含量可达95,香叶醇含量2在0.0.5间,达到了分离目的。8为闪蒸精馏得到的馏分色谱分析结果,其中香叶醇的含量在95以上。
对橙花醇和香叶醇进行质量衡算,基本守恒。明本文的精馏过程没有发生明显的保留时间min保留时间以爪物料受热变质情况。
3结论离了沸点差仅为2.0的橙花醇和香叶醇混合物。采用变回流比操作,得到了含量大于9,的橙花醇产品,单程产品收率高达688,将釜液闪蒸可得到含量大于95的香叶醇产品。操作周期适宜,物料没有发生热分解,精馏过程稳定,为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1黄致喜,王慧辰。萜类香料化学厘。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9.
常贺英,王华,韩金王。第届全国青年精细化丁会议论文集0.天津天津大学出版,2001.
通罗斯。实用精馏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