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点深刻体会是:
①如果不变革,不改进,不解决自身存在的软肋,很多二三线品牌根本没有机会翻身,从产品、营销到服务,都只有被一线大牌们吊打。
②有些地方上的小商家,除了价格还能保持优势外,你就是打起灯笼,也找不到他们还有什么出色的优点。
这样只能做一锤子买卖,还会惹来差评,根本没法吸引回头客,谈不上未来做大规模。口碑越做越差,结果就是关店大吉。
事实上,对所有做家具建材生意的企业来说,如果在需求匹配、服务、持续获客这三个问题上解决不到位,业务不可能一直好下去。即便暂时能够靠价格优势,或者销售能力拿到一些订单,但运气总有用完的一天。
01 需求匹配
先来说需求匹配,我们一直在讲每个公司,最好是有清晰的定位,有自己锁定的目标客户群体,围绕目标客群的需求提供对应的产品。
现实情况是,很多公司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好。
就拿出租房装修配家具家电来说,有些公司的东西确实不错,但价格远远超出了我们通常为出租房所定的预算标准,销售卖力推销,用处其实不大。
比如买床、床垫、餐桌椅这块,要想花三线品牌的钱、买到一线品牌的货,难度非常大,很不好找。
但在家电这块,情况完全变了,海尔、美的、长虹等公司有特价款,或者一些促销套餐,如果不看品牌,价格可以低到让你怀疑这是路边摊的货。
说明咱们做家具建材的一线品牌还得努力,能不能在成本合理优化的情况下,做出一些质量还不错的低价款。这里面可以改进的空间太大了。
还有一些公司,东西还算可以,感觉能够入手,但价格定得不合适,体现不出让买家当时拍板下单的性价比。
我觉得在这方面家具建材品牌可以参考如下四种做法:
①走高端路线的,有档次,有面子,质量好,服务于中产与富裕家庭自住房的软硬装。
②走性价比路线的,东西不错,材料不会非常好,但耐用,有一定的设计感,价格实惠,面向一些较高品质的出租房与中低收入家庭的自住房。
③纯粹以价格取胜,但不代表东西很差,服务于大众化的出租房、长租公寓与较低收入家庭的自住房。
④东西很差,价格极低,这就只能赚点小钱了。有些租赁价格很便宜的出租房,还有低收入家庭会购买。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是,找准了自己的客户,锁定了这些客户的需求,并且围绕这些需求,根据自己的能力提供对应的产品。什么叫对应的产品?也就是产品的设计感、材质、各项质量标准,还有价格等,符合这些细分客群的需要。
尤其是装修市场深度细分的大背景下,企业在匹配客户需求时,建议多给几种方案,多给几个价位。
一般规模能上100亿的公司,大多会考虑从中等收入到富裕圈层的需求,针对性地设计一揽子产品,并不是价格都定得高,很多营收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公司,还会单独做一些价格低到爆的产品,用来圈客引流。
典型案例比如宜家家居,它的东西价格低,但档次却拉上去了,用宜家的东西不会被视为很LOW,它背后的品牌塑造技巧真的很牛。
在我们一般的印象里,价格低就代表质量差,档次低,宜家却靠自己的体验营销与品牌打造,颠覆了传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