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件设计制作原理 冲压件设计原则 ⑴设计的冲压件必须满足产品使用和技术性能,并能便于组装及修配。 ⑵设计的冲压件必须有利于提高金属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尽可能降低材料的消耗。在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价格低廉的材料,尽可能使零件做到无废料及少废料冲裁。 ⑶设计的冲压件必须形状简单,结构合理,以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简化工序数量,即用最少、最简单的冲压工序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减少再用其他方法加工,并有利于冲压操作,便于组织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⑷设计的冲压件,在保证能正常使用情况下,尽量使尺寸精度等级及表面粗糙度等级要求低一些,并有利于产品的互换,减少废品、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⑸设计的冲压件,应有利于尽可能使用现有设备、工艺装备以及工艺流程对其进行加工,并有利于冲模使用寿命的延长。 冲压件常见问题处理 1,粘合、刮痕:由于材料与凸模或凹模摩擦而在制件或者模具表面出现的不良; 2,毛刺:主要发生于剪切模和落料模,刃口之间的间隙或大或小时会产毛刺; 3,线偏移:制件成形时,首先与模具接触的部位被挤压并形成了一条线; 4,凸凹:开卷线有异物(铁屑、胶皮、灰尘)混入引起凸凹; 5,曲折:由于应力不均匀、拉延筋匹配不良或者压机滑块控制不良等造成制件r角部位或者压花部位发生曲折、应变; 6,皱纹:由于压机滑块调整不良、压机精度低、气垫压力调整不合适、冲头或者r部位大等原因引起边缘或r部位皱纹。 7.其他具体问题:在日常生产中,会遇到冲孔尺寸偏大或偏小(有可能超出规格要求)以及与凸模尺寸相差较大的情形,除考虑成形凸、凹模的设计尺寸、加工精度及冲裁间隙等因素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去解决。 ⑴.冲切刃口磨损时,材料所受拉应力增大,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趋向加大。产生翻料时,冲孔尺寸会趋小。 ⑵.对材料的强压,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会导致冲孔尺寸趋大。而减轻强压时,冲孔尺寸会趋小。 ⑶.凸模刃口端部形状。如端部修出斜面或弧形,由于冲裁力减缓,冲件不易产生翻料、扭曲,因此,冲孔尺寸会趋大。而凸模端部为平面(无斜面或弧形)时,冲孔尺寸相对会趋小。 8.抑制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方法 ⑴.合理的模具设计。在级进模中,下料顺序的安排有可能影响到冲压件成形的精度。针对冲压件细小部位的下料,一般先安排较大面积之冲切下料,再安排较小面积的冲切下料,以减轻冲裁力对冲压件成形的影响。 ⑵.压住材料。克服传统的模具设计结构,在卸料板上开出容料间隙(即模具闭合时,而材料又可被压紧。关键成形部位,卸料板一定做成镶块式结构,以方便解决长时间冲压所导致卸料板压料部位产生的磨(压)损,而无法压紧材料。
⑶.增设强压功能。即对卸料镶块压料部加厚尺寸(正常的卸料镶块厚H+0.03mm),以增加对凹模侧材料的压力,从而抑制冲切时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变形。 ⑷.凸模刃口端部修出斜面或弧形。这是减缓冲裁力的有效方法。减缓冲裁力,即可减轻对凹模侧材料的拉伸力,从而达到抑制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效果。 ⑸.日常模具生产中,应注意维护冲切凸、凹模刃口的锋利度。当冲切刃口磨损时,材料所受拉应力将增大,从而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趋向加大。 ⑹.冲裁间隙不合理或间隙不均也是产生冲压件翻料、扭曲的原因,需加以克服。 尺寸公差 《GB/T13914-2002 冲压件尺寸公差》规定了冲压件的尺寸公差。按照平冲压件和成形冲压件分别规定了尺寸公差。冲压件的尺寸公差数值与冲压件尺寸和板厚两个尺寸有关,另一方面与精度等级有关。 平冲压件尺寸公差:分为11个等级,用ST1至ST11表示,其中ST表示平冲压件尺寸公差,公差等级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ST1到ST11精度等级依次降低。 成形冲压件尺寸公差:成形冲压件分为10个精度等级,用FT1到FT10表示,其中FT表示成形冲压件尺寸公差,阿拉伯数字表示公差等级。从FT1到FT10精度等级依次降低。 冲压件极限偏差:孔尺寸按下偏差为0,上偏差为下偏差加尺寸公差;轴尺寸规定上偏差为基本偏差,数值为0,下偏差为上偏差减去尺寸公差。对于孔中心距,孔边距,弯曲、拉深的长度、高度等上下偏差规定为尺寸公差的一半。 相关推举:
冲压件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