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堆焊技术在汽车修理中的应用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9 阅读:491
表面堆焊技术是零件表面修复技术的一种,本文辅以实例介绍了铸铁件的修复、合金件的修复和铝合金的修复。

引言

发动机缸体、变速器壳体、液压油缸等零件的特点是质量大,形状复杂,造价高,当其发生裂纹或其它损坏时,若不及时修理,将会使整个总成报废,造成极大的浪费。另有一些零件,如销子、齿轮等,由于单价不高,当它们磨损失效时,往往直接更换新件,长此以往,必然消耗巨大,其实它们也是可以修复再利用的。表面堆焊技术是零件表面修复技术的一种,就是利用手工电弧焊对受损零件的表面加以堆焊或修补,或经过机床加工,恢复零件的原有尺寸,必要时通过热处理改善其性能。

评定修复层的主要指标为:

1)修复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强度;

2)修复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修复层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上述3项指标中结合强度是评定修复层质量的首要指标。

一、铸铁件的修复

发动机缸体属于非易损基础件,一般寿命较长,除遇意外事故,都能用至机器报废。但有时也会发生破损、裂纹或曲轴主轴承座孔失圆变形等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更换整个缸体无疑会造成巨大浪费,因此必须想办法加以修复。

实例1:一台上海产6135发动机,由于冬季在室外停放时忘记放水,缸体气缸套处开裂一道长约4cm的裂纹,运用手工电弧焊修复工艺如下:

1)焊条:选用铸612铜铁焊条,焊条直径3.2mm,焊后不进行机械加工。

2)清除污物:将裂纹周围清洗干净,包括油污、铁锈,裂纹深处的油污和水用氧——乙炔火焰加热,直到不冒烟为止。

3)修整裂纹:在裂纹两端钻φ3mm的止裂孔。为了增大结合强度,沿裂纹方向用手砂轮开出U形坡口,坡口开度120°,深4-6mm。坡口两侧25mm以内用钢丝刷打光,露出金属表面。

4)施焊:使缸体裂纹成水平位置放置,运条方向由两端向中间进行,待整条裂纹焊补完毕后,再焊两端的止裂孔。焊接速度为3.2-3.5mm/s,电流为80-1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