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切割机床过程中多次切割技术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9 阅读:779

在线切割机床上进行单次和多次切割加工时尺寸精度的对比实验,表明在高速走丝线切割机床上采用多次切割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加工精度,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 第一次切割任务是高速稳定切割。

⑴脉冲参数:选用高峰值电流,较长脉宽的规准进行大电流切割,以获得较高的切割速度。

⑵电极丝中心轨迹的补偿量小: f = 1/2φd +δ+ △ + S

式中,f为补偿量(mm);δ为第一次切割时的放电间隙(mm);φd为电极丝直径(mm);

△为留给第二次切割的加工余量(mm);S为精修余量(mm)。

在高峰值电流粗规准切割时,单边放电间隙大约为0.02mm;精修余量甚微,一般只有0.003mm。

而加工余量△则取决于第一次切割后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及机床精度,大约在0.03~0.04mm范围内。

这样,第一次切割的补偿量应在0.05~0.06mm之间,选大了会影响第二次切割的速度,选小了又难于消除第一次切割的痕迹。

⑶走丝方式:采用高速走丝,走丝速度为8~12m/s,达到最大加工效率。

◆ 第二次切割的任务是精修,保证加工尺寸精度。

⑴脉冲参数:选用中等规准,使第二次切割后的粗糙度Ra在1.4~1.7μm之间。

⑵补偿量f:由于第二次切割是精修,此时放电间隙较小,δ不到0.01mm,而第三次切割所需的加工质量甚微,只有几微米,二者加起来约为0.01mm。所以,第二次切割的补偿量f约为1/2d+0.01mm即可。

⑶走丝方式:为了达到精修的目的,通常采用低速走丝方式,走丝速度为1~3m/s,并对跟踪进给速度限止在一定范围内,以消除往返切割条纹,并获得所需的加工尺寸精度。

◆ 第三次切割的任务是抛磨修光。

⑴脉冲参数:用最小脉宽进行修光,而峰值电流随加工表面质量要求而异。

⑵补偿量f:理论上是电极丝的半径加上0.003mm的放电间隙,实际上精修过程是一种电火花磨削,加工量甚微,不会改变工件的尺寸大小。所以,仅用电极的半径作补偿量也能获得理想效果。

⑶走丝方式:像第二次切割那样采用低速走丝限速进给即可。

标签: 切割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