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基本知识(二)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9 阅读:740
36 除氢: 将金属制件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处理或采用其它方法,以驱除在电镀生产过程中金属内部吸收氢的过程。 37 退镀: 将制件表面镀层退除的过程。 38 弱浸蚀: 镀前,在一定组成溶液中除去金属制件表面极薄的氧化膜,并使表面活化的过程。 39 强浸蚀: 将金属制件浸在较高浓度和一定温度的浸蚀溶液中,以除去金属制件上氧化物锈 蚀物的过程。 40 阳极袋: 用棉布或化纤织物制成的套在阳极上,以防止阳极泥渣进入溶液用的袋子。 41 光亮剂: 为获得光亮镀层在电解液中所使用的添加剂。 42 表面活性剂: 在添加量很低的情况下也能显著降低界面张力的物质。 43 乳化剂; 能降低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界面张力,使之形成乳浊液的物质。 44 络合剂: 能与金属离子或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合物结合而形成络合物的物质。 45 绝缘层: 涂于电极或挂具的某一部分,使该部位表面不导电的材料层。 46 润湿剂: 能降低制件与溶液间界面张力,使制件表面易于被润湿的物质。 47 添加剂: 在溶液中含有的能改进溶液电化学性能或改善质量的少量添加物。 48 缓冲剂: 能够使溶液PH值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基本恒定的物质。 49 移动阴极: 采用机械装置使被镀制件与极杠一起作周期性往复运动的阴极。 50 不连续水膜: 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得不连续。 51 孔隙率: 单位面积上针孔的个数。 52 针孔: 从镀层表面直至底层覆盖层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它是由于阴极表面上某些点的电沉积过 程受到障碍,使该处不能学积镀层,而周围的镀层却不断加厚所造成。 53 变色: 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 54 结合力: 镀层与基体材料结合的强度。可以采用使镀层与基体分离开所需的力来度量它。 55 起皮: 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 56 海棉状镀层: 在电镀过程中形成的与基体材料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 57 烧焦镀层: 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或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 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58 麻点: 在电镀和腐蚀中,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59 镀层钎焊性: 镀层表面被熔融焊料润湿的能力。 60 镀硬铬: 是指在各种基体材料上镀较厚的铬层而言。实际上其硬度并不比装饰铬层硬,如镀层不光亮反而比装饰铬镀层软。只因其镀层厚能发挥其硬度高、耐磨的特点,故称镀硬铬。
标签: 基本知识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