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械工业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9 阅读:709

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机械通用零部件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7月31日正式发布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要调整工程机械行业发展重心,将政策面、资金面、管理层、人才资源向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和专业基础材料等“三基”倾斜,培养一批专、精、特的产业基础。8月下旬,国内首个以工程机械配套件为主题的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种种迹象表明,越多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起机械工业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关于“中国是制造大国而非强国”的说法在国内也形成了共识,其中关键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问题是,中国机械工业零部件产业跟国际到底有什么样的差距?又怎样才能在未来5年内尽可能缩短这种差距?

弱在高端

8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回顾“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问题时,规划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产业大而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

结构性矛盾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刘元杰在谈到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发展时说道:“中低档产能过剩,高档产品能力不足,高档产品占比约10%。产业集中度低,CR10约30%。产品寿命较短,生产效率、能耗、物耗、排放、环保等方面都跟国外同类产品有很大差距。”

2010年,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进口135亿美元,出口70亿美元,贸易逆差65亿美元。汽车自动变速器和高速列车变速器等核心技术大量进口,2010年齿轮进口104亿美元,逆差80亿美元。在紧固件上,中国是出口大国,但进出口价差高达6~8倍之多。

正因为如此,“高端创新”被当成一个重点专项在规划当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规划指出,中国机械工业高端零部件制造技术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10~15年差距,“十二五”是高端零部件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瞄准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务求实现高端发展;并且提出了6个方面的重点创新发展任务,一一展开具体描述。

差在品质

近日,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齿轮分会秘书长、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员明翠新在与《机电商报》笔者谈论中国机械工业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时说:“不可否认,国产零部件产业大而不强,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消费机制和消费心理造成的;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国产零部件在整体品质上差强人意。”

关于中国社会的消费机制和消费心理之说,如今在业内几乎已经形成共识。简单说就是,国人在购买机械产品的时候,越高端越偏信进口货,而买进口货意味着更小的责任风险。明翠新说:“人们常说国产零部件品质较差,但实际上也没差到格外的份上,也有不少品质过硬的国产品牌;但真正到了购买的时候,有的人就是不会去考虑国产品牌。”

但是,消费市场如何反应并非问题的关键所在。明翠新表示:“说到底,还是品质的问题。如果你的产品品质真的很过硬,市场的大门肯定会为你敞开。

标签: 产业发展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