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浸镀锌-外观研讨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9 阅读:634
外观,对热浸镀锌的防蚀性或质量标准,实在完全没有影响。亦因锌层组织不同而无法得到有电镀锌那种美观。热浸镀锌皮膜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装饰,主要用在防蚀。因而,判定质量良否,可忽略此点。 当然,外观良好,可增加商品的价值,亦是镀锌业者技术开发的主要目标。以下说明外观上的几个缺陷及其影响。 1.局部没镀上: 指局部没镀上锌皮膜,使钢铁露出呈黑点的状态。研究报告指出直径小于3 mm的黑点,或黑点面积总和不超过40 mm2时,因锌本身的牺牲阳极保护作用,对整体的防蚀寿命几无影响,故此时可合理的用富锌(含95 ﹪以上锌)涂料来补修。请参照图18。 黑点发生的原因大都为前处理不良,或设计上的不适当等,为镀锌业者首要克服的技术问题。 2.烧 灰: 这是皮膜上的纯锌层完全转变成合金化的颜色,主要还是决定于钢材的材质,如(Si , semi-killeld steel)Si 脱氧的半净钢,或喷砂或酸洗过度的钢材表面粗糙化时,扩散反应激烈而易得,另冷却时间及速度控制亦是一大主因。烧掉或合金化,虽缺乏金属光泽,但在大气中的防蚀性及防白锈性,均比光亮的纯锌层好,纯锌层在大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亦自然会转变成氧化锌而成暗灰色。故吾人实不必太在意外观光亮度。 3.锌垂、积滞: 即锌在制品端部残留成腊烛般的崩垂状或瘤状,或锌积滞于局部的状态。此主要决定于镀锌业者的技术及设备。此多余的锌有助于耐蚀性,可用锉刀轻轻磨平,惟须注意不可过力削落,会使其整个剥落而露出钢铁生锈。当然,严重的崩垂,会因搬运中的不小心撞击而剥落,锐利的尖端会割刺手等。能避免则尽量减少其发生,若避免不了,个人认为尽量保持原态为宜。4.伤 痕: 形状复杂或大形铁件,镀锌治具的接触处,或磨擦处易留下伤痕,有时铁件相互间碰撞亦会产生。此时应视伤痕大小和深度来判断。一般伤痕只限于表面的锌层,合金层仍完好无缺。伤痕,一般很难使其完全消失。5.粗涩: 即皮膜表面生成无数微粒状凹凸,以手套擦抚有被钩拉感觉。在商品价值中很是忌讳,但以耐蚀性而言不大有影响,轻轻以锉刀锉平即可。 此粗涩发生的原因常为浮渣dross附着所致。如钻床的钻屑在锌浴中剥离,流成浮渣附着皮膜,或铸造品在前处理时,所吸藏的气泡从浴中起出时成微细气泡喷出,或展性脱炭层剥离成鳞片状时亦会变得粗涩。此时就须镀锌业者的技术加以克服。6.flux渣层: 此为锌浴面上的氧化渣或flux化合物附着而成。常因操作者撇渣不良造成,有时亦因钢构形状限制而很难消除。其在冷却时常会剥落,或用钢丝刷除去亦可。除去后对耐蚀性几无影响。7.局部过厚、起泡: 此因钢材过厚,或酸洗过度,或不良品重镀,合金层过度发达或材质所致的异状扩散(η+ζ层),或镀锌作业条件不良等所致。商品价值虽不良,耐蚀性却超群。8.变形: 钢材原有或二次加工所附加的残留应力、素材形状、装配构造等设计上的要素为主因。此外,镀锌作业的技术亦大大影响变形程度。冷却时以空冷处理,常可降低变形度。9.白锈: 即锌的光泽丧失,严重时生成白粉谓之。主要决定因素仍在镀锌成品的储存技术不良所致,请参照图19,用重铬酸盐皮膜处理为最有效的方法。白锈对整体锌层皮膜耐蚀性并无影响。10.泡裂、接缝、迭层: 即呈现松散、线状突起、局部剥离等异状。主要为钢材在制炼或轧延上的缺陷所致,与镀锌作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