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问世中国首台玉米膜侧播种机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7 阅读:173
   近日,从山西省农科院获悉,中国首台玉米膜侧播种机已在山西省忻州市正式投入田间示范作业。这台播种机由山西省农科院自主研发,投入使用后能有效解决高温导致玉米早衰、地膜回收难等问题,使玉米产量显着提高。玉米膜侧播种机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玉米是中国三大主粮之一。在中国首次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中预测,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将稳中有升,而玉米等呈快速增长状态;主要农产品需求增长也较为强劲,其中玉米等消费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    地膜覆盖作为最有效的抗旱技术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其以开沟铺膜后将玉米种于膜上为主要推广模式。这项技术的推广区域大多为冷凉区(年有效积温低于2700℃),这些地区不铺膜玉米无法成熟。而在高积温区(年有效积温高于2700℃),无需地膜增温玉米亦能正常成熟,反之玉米则易出现早衰;再者就是作业速度与不铺膜播种机相比较慢,因此该区域推广面积很小。    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中东告诉记者:“连续多年的地膜覆盖,造成的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也影响了地膜玉米的推广应用。”    在此现状之下,从2010年开始,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开展了高积温区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了玉米膜侧播种综合栽培技术。据了解,该项技术于2012年在忻府区、原平市及榆次区等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示范,经随机取点测量,产量显着高于不铺膜大田,平均比农民常规种植大田增产6%左右,最高增产达21%。    示范证明,该技术通过玉米种在地膜侧边、铺膜垄形成弓形、不开沟铺膜等技术,有效解决了高温导致玉米早衰、放苗投工、降雨有效利用、地膜回收难等问题,显着提高了玉米产量。    根据技术需要,该研究所的专家们开展了玉米膜侧播种机研制工作,经过两年努力,首台样机于今年4月制造成功,并进行了大面积种植试验。    张中东介绍说,山西共有2500万亩玉米地,其中1500万亩为旱地玉米。在专家的指导下,近期将会对玉米膜侧播种机进行完善整改,取得进一步成功后,将会面向全国推广。    据美国农业部报告预计,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将在2017年超过当前排位第三的韩国、2019年超过当前排位第二的墨西哥,并最终在202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
标签: 播种机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