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B2B道阻且长 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2018-07-11 阅读:146
 生鲜B2B兴起于2014年,素来有暴利之称的生鲜市场引得各路人事纷纷出动,意图分一杯羹。
 
2017年,以永辉彩食鲜、地利生鲜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企业入局生鲜B2B。与美菜网服务餐饮客户的定位不同,彩食鲜和地利生鲜等瞄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机构的食堂采购和中小型零售商。
 
2018年,生鲜B2B战事升级。1月份,京东新通路宣布进军生鲜领域,推出一套集食材供应、食材认证、菜品研发和门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解决方案;3月份,美团点评对餐饮B2B业务进行人事调整,颇有大军压境之势。
 
与此同时,美菜网获得新一轮4.5亿美元融资,总体估值达到28亿美金;运营不到一年的永辉彩食鲜通过财报披露,生鲜B2B业务营收突破10亿元,成为其业绩报告中亮眼的一笔。
 
生鲜B2B炙手可热。然而与一些生鲜B2B平台操盘手、生鲜店经营者、下游商户以及资本界人士交流发现,这个看上去热闹非凡的模式正陷入一个悖论:
 
生鲜B2B下游客户多为“小B”商户(大多数是夫妻老婆店),这是海量群体,也是互联网企业所看好的巨大入口,但“小B”客户缺乏忠诚度、对性价比的过度追求使得B2B平台很难在它们身上赚到钱。
 
换言之,生鲜B2B的主流客户和优质客户并非同一群体,这种割裂感将成为生鲜B2B做强做大的天然障碍。
 
是故,对于B端顾客的定位和取舍,将成为生鲜B2B平台的主要分界点,比如美菜网瞄准的是个体餐饮企业和菜店、宋小菜瞄准的是农贸市场、彩食鲜瞄准的是“餐厅+医院+监狱+教育+电力+银行”等“大B”客户。
 
生鲜B2B诞生的使命是推动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甚至有人将它比作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掘墓人”。通过采访发现,生鲜经营异常复杂,“理论上正确”的生鲜B2B模式需要克服诸多现实难题,可谓道阻且长。
 
“小B”的陷阱
从一个餐厅老板的8款APP说起
 
菜东家创始人冯毅有一次在郑州出差时看到了让他大开眼界的一幕:他所服务的一位餐厅老板手机上安装了包括美菜在内的8款生鲜配送APP——手机下单,送货到店,平台抽成。
 
冯毅表示:“这位老板每天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比价,上述8款APP中,谁家某款商品搞活动就订谁家的货。除此之外,其余的商品都由他的亲戚从批发市场采购”。
 
作为一家生鲜配送软件供应商,冯毅一年下来经常接触到类似的“小B”商户,而它们也正是美菜、果乐乐、链农等B2B平台的主流客户。“小B”商户对平台的忠诚度低、对性价比要求高,这使得生鲜B2B很难在它们身上赚到钱。
 
冯毅举了一个例子。南昌某电商平台孵化了一个类似于果乐乐的生鲜B2B项目,上游向批发市场、基地采购水果,下游配送至南昌市区及周边的个体水果店,中间收取五个点作为平台费用。假设一家水果店每天采购3000元的水果,它需要交给这家B2B公司的费用为150元。
 
“你显然低估了夫妻老婆店对于赚取每一分钱的原始动力,每天的配送费只要超过100元,店老板可能会自己辛苦一趟去批发市场采购,让这100元落入自己的口袋。因此,某些B2B企业提出让店老板睡到自然醒的口号并不能打消他们节省100元配送费的念头”。冯毅表示。
 
另一方面,5个点的平台费用并不能打平生鲜B2B运营过程中的配送、分拣、管理、场地以及损耗费用。据冯毅测算,这家生鲜B2B平台上述费用加起来至少要十个点。这意味着,该生鲜B2B项目每一单将近补贴5个点。据悉,该B2B平台最终做到日销售额超过十万元,但因后期没有资本注入而宣告失败。
 
见微知著,上述瞄准“小B”的生鲜B2B平台共同的问题是:把农产品当成了工业品来卖,用静态思维来解决动态的问题,从而低估了其经营的复杂性。
 
生鲜经营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想当然认为生鲜规模就一定经济;二是想当然认为生鲜产地直采就一定有价格优势。一些外行人士没有领悟到上述两点,贸然入局生鲜便容易掉落这个思维陷阱。
 
一、生鲜规模就一定经济吗?未必!由于复杂的供求关系,除了荔枝、山竹等集中上市,短期内需要消化的个别品类,以及猪肉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单品具有规模效应之外,其余的生鲜品类到达一定的量之后,规模效应便不再显现。
 
甚至在个别情况下,还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即采购端的大量需求反而抬高了生鲜价格。举例来说,今年4月份榴莲行情走高,业界有一种说法是这与阿里在泰国大量收购榴莲有关系。
 
二、产地直采就一定有价格优势吗?未必!与工业品不同,生鲜价格体系复杂,产地价格与市场价格经常出现倒挂的现象,即市场反而低于产地价格。
 
“理论上来讲,产地直采是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实际运作下来,这个价格优势至多在3-6个点之间”,首航超市一位生鲜负责人说。永辉相关负责人也曾经表示,外界传说永辉生鲜供应链很强大,但事实上它比行业平均水平领先也就只有三个点。
 
既然产地直采并不能有绝对的价格优势,为什么很多零售企业都在推行产地直采。这是由于,产地直采能够更好地把控品质。因此产地直采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品质保障的意义大于价格优势。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零售企业往往是产地直采与批发市场采货相结合,从而达到综合最优。
 
了解了上述客观事实,一些生鲜B2B的逻辑就显得相当可笑。生鲜B2B平台在向资本讲故事的时候说,它们正是由于拥有大量B端用户,可以向上游产地直接采购甚至进行订单农业,从而压缩流通环节,释放出的利润空间正是生鲜B2B的利润空间。
 
因此,当这种“理论上的正确”遇到了生鲜经营过程中复杂的实际情况,便造成了大量生鲜B2B的艰难现状。回顾生鲜B2B模式,从2014年至今,除了几个头部企业不断获得融资之外,几乎没有生鲜B2B企业宣称自己跑通了模式。
 
专业化VS规模化
生鲜B2B的两条出路
 
那么,生鲜B2B是个伪命题吗?当然也不是。到目前为止,包括美菜网、蜀海供应链、彩食鲜在内的多家领先企业都在力挺这种模式。
 
通过梳理发现,涉足生鲜B2B的企业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美菜网、宋小菜等拥有互联网背景的创业项目。比如美菜网创始人刘传军原来是窝窝团联合创始人;宋小菜创始人余玲兵原来是淘宝农业电商、淘宝特色中国馆创始人;此外,饿了么旗下的有菜平台、京东新通路以及美团旗下的餐饮B2B平台等都有强大的互联网基因。
 
上述生鲜B2B平台,无论是自营的重资产模式亦或是撮合交易的轻模式,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对销售规模和用户数量的追求是第一位的,这也符合互联网企业的扩张特征。此外,它们的故事符合资本对于企业指数级增长的追求,也因此容易受到资本追捧。
 
二是彩食鲜、蜀海供应链等传统企业裂变而来的供应链公司。与互联网背景的生鲜B2B企业不同,它们深知生鲜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坑”,从而进行有效规避。比如彩食鲜瞄准的是“餐厅+医院+监狱+教育+电力+银行”等“大B”客户;而蜀海供应链服务的是拥有三家门店以上的餐饮连锁企业。蜀海供应链总经理龚力曾明确表示,“小B”客户服务成本太高,不是蜀海的主流客户群。
 
三是诸如钱大妈、谊品生鲜这样的企业,它们虽然没有打着生鲜B2B名号,但却行的是生鲜B2B之实。它们的特征在于,除了商品供应之外,还进行商业模式和门店管理的输出,从而为创业者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有点类似于生鲜领域的美宜佳。举例来说,钱大妈的后台供应链就相当于一个B2B企业,它通过优化整条供应链可以获得8个点的毛利率,而伴随着前端加盟商的不断扩大和配送效率提升,供应链后台的利润率还可以继续提升。
 
综上所述,生鲜B2B这个模式未来必定有一席之地,它最终归结到两条路上,专业化与规模化的选择。当然,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专业化到了极致会走向规模化,而规模化到了一定程度也会向专业化延伸,二者殊途同归。
 
就上述企业而言,诸如彩食鲜、蜀海供应链、钱大妈等走的是专业化之路,它们看重产品的深度,比如半成品加工、供应链延伸以及门店精细化管理是它们发力的方向,从而有效黏住客户。
 
而美菜网、宋小菜等具有互联网基因的B2B平台最终走向规模化扩张。银河系创投合伙人蔡景钟认为,美菜网的机会点在于它跑过了所有的竞争对手,目前已经成为行业独角兽。
 
“虽然面向‘小B’的模式有瑕疵,但只要它的市场占有率是第一位的,再加上资本不断投入,最终还是能跑通模式。”蔡景钟表示。
 
“不过美菜网最大的竞争对手也出现了,那就是美团。两家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打起了价格战,未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