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UV)消毒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7 阅读:711
引言   紫外线 (UV) 技术zui初是用来确保城镇自来水的完全消毒。自40 多年前该技术推出以来,现在已经应用于全球范围内许多行业包括制药企业的消毒、TOC(总有机碳的含量)降解、臭氧和氯胺分解以及生产工艺用水的余氯脱除。水是制药过程中用量zui大的物质,在更多严格标准的驱动及日益复杂工艺要求下消毒技术已被采用。   药品生产一般都是由几个工艺段组成,在不同阶段之间本身也可能遭至微生物污染,而紫外线消毒可以被用作为有效的保障,从而确保药品在各个工艺段之间不会发生变质。   紫外线安装典型阶段是在活性碳过滤器之后或 RO 之前,或者将紫外消毒及TOC 降解系统设置于精处理单元。活性碳过滤器后面加上合适紫外消毒系统或RO 处理单元之前装一个合适紫外线消毒系统将杀灭进水中 99.9% 的细菌。   紫外消毒技术   紫外线消毒系统通常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低压及中压。低压系统紫外线输出单色光谱(254 纳米波长),而中压系统输出多色光谱紫外线(波长介于 240 – 310 纳米之间)。   紫外线通过打断微生物脱氧核糖核酸 (DNA) 的腺嘌呤和硫胺分子,使其无法继续繁殖。微生物因而可在不使用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被杀死。尽管 254 纳米是有效消毒波长,但脱氧核糖核酸能zui有效地吸收的波长为 265 纳米的紫外线(见图1)。了解这些不同波长紫外线杀菌能力差异是设计具有杀菌效果好、效率高的紫外线消毒设备的基础。总体来说,低压系统zui好用于小流量、间歇性系统,而中压技术则更适合高流速水体消毒。   紫外线系统的安装   紫外设备可以安装在超纯水系统的各种位置(见图2)。安装或改造现有管道和容器相对简单,可实现zui低程度的生产扰动和zui小的占地要求。根据使用目的不同,*需要进行定期维护的工作是每 12 个月更换一次紫外灯管,可由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一旦安装完毕,处理工厂就可以每天 24 小时运作,无需停机对系统进行日常卫生维护和消毒。   有效验证   紫外线剂量可通过 3 个独立的变量进行计算:   紫外线剂量= 紫外线强度 X 停留时间X 水的透光率为确保紫外线剂量测量的准确性,每个工艺参数都需要加以测量。许多紫外监测器都有可调电位计,简单操作即可进行的重新校准。这使测量值即可以是相对值也可是值。监测器的探头应密封,并根据已有的标准进行校准。每只灯管和监测器都应该有提供检测数据的能力,以确保杀菌紫外线灯光输出(以 watts/cm-2 为单位进行测量)的测量,而不是通过估算。对于监控器(以 mw/cm-2 进行测量)同样如此。通常监控摄像头可能无法进行现场调节,那么这些摄像头应该交还给制造商,由其根据检测要求进行重新校准。   每个灯泡应该有*的序列号及光谱合格证书。这种标准做法是为了能够进行测量而不是根据推断,紫外线剂量以 mj/cm-2 表示,每个灯泡都配有专用监控摄像头。只有那些采用优良生产工艺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记录水体所 接受紫外线的剂量,并且监测验证过程中能包括任何紫外线故障的记录,同时显示日期和时间,并可对故障记录进行*性的保存。   TOC降解   zui近的研究表明,短波紫外线(200 纳米以下)分解水中有机分子的效率很高,特别是低分子量的污染物。海诺威 (Hanovia) 用 PFW(纯净水)回路进行的实验表明,200nm 以下波长的紫外线通过两种方式降解TOC:一种方法是通过直接的光解作用,即由紫外线能量破坏有机物内的化学键;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光解水分子,产生带电荷的 OH- 自由基,由这些自由基来攻击有机化合物。   脱氯   许多制药工厂的供水都来自城市供水,游离氯已被广泛用来保持水体的持续消毒能力,这一做法已有 50 多年的历史了。当氯投入到水中后,就会与天然水体中的腐殖酸、棕黄酸和其它有机物质,形成三卤甲烷 (THM) 化合物。由于部分 THM 已被证实在相对较低的浓度下会导致动物患上癌症,因此监管机构,如美国环境保护局 (USEPA) ,已设定饮用水zui高污染物的含量标准(自 1979 年以来美国环境保护局的规定,zui高含量为 100 单位每 10 亿 (ppb) )。   此外,由于氯气的特性,可能损害精密的工艺设备,如反渗透 (RO) 膜和离子交换 (DI) 树脂,因此一旦氯气消毒功能实现 后必须将其消除。   至目前为止,脱氯zui常用的两个方法为颗粒活性炭过滤器或另加中和化学物质,如亚硫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GAC 过滤器,因为多孔结构和丰富营养环境,很容易成为细菌的滋生场所。脱氯化学品,如亚硫酸氢钠,通常仅仅在反渗透膜前加注,也会成为细菌的孵化器,造成膜的生物污染。此外,处理这些化学品时存在的危险,并且由于人为错误所致过量或不足都会存在危险。   现在,紫外线作为一种有效的脱氯替代方法越来越普及。它没有 GAC 或中和化学物质的弊端,同时能有效地减少游离氯和氯化合物(氯胺),所形成的副产品也容易被驱除。   波长在 180 纳米至 400 纳米之间的紫外光会产生光化学反应,分解游离氯,使其形成盐酸。分解游离氯的峰值波长范围介于 180 到 200 纳米,而分解的氯化合物(单、双和三氯胺)峰值波长范围为 245 纳米至 365 纳米。单独通过紫外系统就能成功地分解达 5ppm 的氯胺和脱除达 15ppm 的游离氯。   脱氯所需的紫外线剂量取决于氯的总含量、游离氯与化合氯的比例、有机物的含量和目标浓度。去除游离氯常用剂量要高于一般消毒剂量 30,000 微瓦-秒每平方厘米 (mw-s/cm2) 15 至 30 倍。采用紫外线脱氯另一个重要的好处是可实现紫外线消毒,TOC 降解并可提高整体水质。   zui近宝洁公司 (Procter & Gamble) 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制造厂安装 Hanovia 公司的紫外线脱氯设备。在此之前采用的是亚硫酸氢钠脱氯。紫外线设备安装在两层反渗透膜前,并且该系统在安装后不久就进行了试运行,数据显示反渗透膜的清洗频率剧减 —— 从平均每月八次到每月只需两次 —— 每年可节省 70,000 美元。反渗透膜的停机维护次数也大大减少。   “我们很高兴采用了海诺威 (Hanovia)紫外系统,”该公司的一位工艺工程师评论说。“自从安装紫外线系统后,我们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工厂由于反渗透膜污染而停产所造成的停产情况,也大为减少。紫外线提供了高标准的脱氯效果,而且避免了所有化学物质或颗粒活性炭过滤器的缺点。”   结论   紫外线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工艺工具,可以确保纯净水回路在zui高微生物污染标准下运行。其好处是多方面的安装容易,占地面积小;维修简便,可由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作为一种非化学处理方法,不会对产品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且产品不会有意外的残留物、颜色和气味。   由于具备独立的跟踪监测能力,现在根据标准进行强度校准后,便可对紫外线剂量进行准确测量,而不是根据计算推断。此外,数据记录确保了操作结果的可测量和证明,而不是简单臆测。它也被一些世界*制药厂商成功地运用于TOC 降解、余氯和氯胺脱除.
标签: 紫外线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