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频率设置的几种方法介绍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7 阅读:711
下面以日本三菱公司FR-500系列变频器为例,说明几种频率设置的特点。    变频器频率设置的方法可以分两大类,*类是利用变频器操作面板进行频率设置,第二类是利用变频器控制端子进行频率设置。*类利用变频器操作面板进行频率设置,只需操作面板上的上升、下降键,就可以实现频率的设定。该方法不需要外部接线,方法简单,频率设置精度高,属数字量频率设置,适用于单台变频器的频率设置。第二类是利用变频器控制端子进行频率设置,又分两种方法,*种是利用外接电位器进行频率设置第二种是利用变频器控制端子的特写功能,用电动电位器进行频率设置。    *种利用外接电位器进行频率设置,如图1,FR-500系列变频器的10端子提供标准的10V直流电压,2端子是频率设定输入端,5端子是模拟量输入公共端子。通过调整外接电位器R的2端输出电压,改变了变频器2端的输入电压值,也就改变了变频器的频率设定值,达到了频率设置的目的,该方法有以下优点:    (1)接线简单,只需把电位器的三端分接到变频器的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和公共端就可。    (2)频率设置简单,操作方便,只需轻轻转动外接电位器的旋钮,就可以进行频率设置。    (3)安装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外接电位器安装到任何位置,进行远距离操作。    但是,该方法也有以下缺点:    (1)有温漂现象,由于电阻值受温度的影响,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电阻值了也就随之变化,频率设定值也就发生变化。    (2)抗干扰能力低。当周围有强电磁干扰时,变频器和外接电位器的连接电缆线内会产生感应电压,使输入到变频器2端的电压值发生变化,也就使频率设定值发生变化,影响设定频率的稳定。    (3)电位器安装距离受到一定限制。理论上讲,变频器2端的电压变化范围是0-10V,但如果外接电位器安装距离太远,连接电缆就会产生压降,变频器2端电压也就达不到10V,从而使输出频率达不到zui高设定值。    因此,该变频器频率设置方法一般应用在调速精度低、周围干扰小、环境温度变化小的场合,属模拟量调节。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变频器控制端子的特定功能,通过设置变频器的内部参数,可以使端子RH、RM成为电动电位器,即当RH与公共端SD之间接通时,变频器输出频率上升当RM与SD之间接通时,变频器输出频率下降达到频率设置的目的,如图2,同*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频率设置精度高,外接电位器法属模拟量设置方法,频率变化范围为zui大输出频率的±0.2%以内,而用电动电位器设置频率,频率变化范围为zui大输出频率的0.01%以内。    (2)抗干扰能力强。由于这它只是开关信号输入,因此不受周围电磁场的干扰。    (3)无温漂现象。由于取消了外接电位器,因此,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4)安装灵活,可以将按钮SB1,SB2安装到任何位置。    (5)同步性能好,可以同时实现多台变频器的频率升高和降低。    总的来说,要想达到应用效果,就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频率设置方法。
标签: 变频器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