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发电机依靠高性能的电学输出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6 阅读:666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王中林和潘曹峰领导的研究小组采用全新的三维立体结构设计,研制出大功率摩擦发电机,电信号输出性能获得进一步提升,并在传感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文章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先进能源材料》。

  摩擦发电机依靠高性能的电学输出,在能源以及自驱动电子器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摩擦发电机包括两片带有极性相反电荷的薄膜,在周期的重合-分离过程中,输出周期性交流电流。这种摩擦发电机面临的问题是输出电流较小,在μA量级,限制了摩擦发电机对于大部分电子器件的应用。

  由杜伟明、韩勋等组成的主力团队,在王中林和潘曹峰的指导下,设计出一种全新的三维立体结构,显著地提高了摩擦发电机的输出效率。该设计通过三维插齿式结构,将摩擦极性相反的A和B两种薄膜按照ABAB的方式形成能够产生滑动摩擦的堆叠层,并且将极性相同的薄膜所对应的电极层并联连接。这种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摩擦层之间接触摩擦的面积,从而使摩擦发电机的电流输出获得了明显提升。随着AB薄膜数量的增加,摩擦发电机的电学输出也成比例的增长,一个拥有AB薄膜各20层、体积只有35 mm×45 mm×10mm摩擦发电机,开路电压可达800V,短路电流达到120μA,单次转移电荷总量2.5μC.随AB薄膜数量的增加,摩擦发电机的性能将继续提升。

  研究发现,该发电机在工作时,两个摩擦表面的相对滑动距离和转移的电荷总量呈现极好的线性关系,其电流值和滑动的速度的线性相关性也很明显。因此,该摩擦发电机还可以应用作为位移和速度传感器。

  这种基于三维立体结构的大功率摩擦发电机,在驱动便携式电子器件、清洁能源以及国防科技领域都将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标签: 电学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行业资讯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