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措施促使电主轴等机床工具行业需求上升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6 阅读:816
一、优化市场环境  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统筹协调,优化市场环境。打破垄断行业内部需求壁垒,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形成结构合理、规范有序的市场格局。鼓励各行业积极采购和使用国产电主轴等机床工具产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用国产设备,特别要鼓励使用国产中高档产品和首台(套)产品,扩大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二、支持功能部件产业发展  进一步改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各种扶持渠道,集中支持功能部件产业发展,构建起“主机——配套——服务”紧密结合、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在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的同时,形成利益共同体,取得更大的集聚经济效益和产业分工效益,进一步推进国产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产业的发展。三、加大技术改造资金投入  技术改造是加快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统筹规划,提高技术改造资金投入集中度,重点投向电主轴等机床工具、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等高档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要充分发挥中央技术改造政策的支持和带动作用,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扩大融资渠道。技术改造项目要严把审查关,既要避免重复建设,又要防止资金分散、事倍功半。四、完善进出口政策  要根据我国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广泛听取有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意见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完善进出口政策。要进一步鼓励国产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等的发展和市场推广,对中、高档产品出口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要充分利用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调节作用,做到既有利于进口国外先进设备、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又能够留给国内企业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推动我国电主轴等机床工具行业的整体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五、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落实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对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共性关键技术的转移与应用,逐步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继续完善对电主轴等机床工具行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进一步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技术咨询、人才培训、标准化、检测、计量等项目的服务,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制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六、强化统筹协调机制  为了保证本规划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在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建设。聚焦国家政策等资源,集中支持优势企业的高档数控机床和功能部件等重点发展产品的关键技术攻关、产品开发、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加快共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为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奠定基础。
标签: 行业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