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射频识别,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RFID射频技术可用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应用有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应用RFID技术实时对危险品进行全程监控,对于减少危险品引起的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1 RFID系统组成及技术原理
RFID技术并不是一项新的技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曾被用于空战中,以区别敌机与友机的身份。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实现双向数据传输,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同时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存储数据容量大、标签上的数据可以加密、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其应用将给危险品管理带来革命性变化。
1.1 RFID系统组成
一个基本的RFID系统应包含3个组成部分:感应器Transponder,也称RFID Tag(卷标);阅读器Transceiver,也称RFID Reader~计算机数据库系统。
1.2 RFID技术原理
阅读器通过天线发射一个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感应器进人发射天线的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被激活,并驱动感应器电路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内置天线发送去;接收天线接受到从感应器发来的载波信号后,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进行解调和解码,再由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如判断该卷标的合法性、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等。
RFID系统的读写距离是一个关键参数。影响感应器读写距离的因素包括天线工作频率、阅读器的RF输出功率、阅读器的接收灵敏度、感应器的功耗、天线及谐振电路的Q值、天线方向、阅读器和感应器的耦合度,以及感应器本身所获得的能量及发送信息的能量等。大多数系统的读取距离和写人距离不同,写人距离大约是读取距离的4O ~8O% 。RFID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根据识别距离来划分为短距离射频产品和长距离射频产品。目前应用短距离射频产品的有零售业、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等,远距离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识别距离可达几十ITI。
2. RFID技术在危险品全程监控中的应用
2.1 危险品编码
危险品编码是用来识别仓库中的危险品,每一个编码对应一种危险品,编码可以逐步完善,zui终在危险品领域内实现统一。
2.2 识别系统
电子标签识别系统包括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电子标签作为危险品编码载体,通过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读写器之间进行电子标签信息交互。目前涉及这部分的标准也已制定,包括电子标签的封装标准,电子标签与读写器间数据交互的标准。
2.3 电子编码中间件
编码中间件实现RFID读写器和后端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捕获实时的信息和事件上行给后端系统,或下行给读写器。电子编码中间件采用标准的协议和接口,是连接读写器和信息系统的纽带。
2.4 监控中心数据库系统
后端数据库系统作为应用RFID技术进行危险品监控的重要部分,在实时跟踪管理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主要用于处理危险品的各种信息,包括出厂数据、运输过程中的信息、入库时将其相关信息进行录入、出库后将相关信息删除、当出现物品进入失效期后进行报警,同时保存所有这一切操作的记录并进行备份。
2.5 网络信息共享
zui终实现生产单位、运输单位、销售单位、使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实现信息的共享,便于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危险品的实际状况,一旦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危险品给社会带来的负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