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产品质量不合格结果分析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5 阅读:593
抽查了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两类产品,均是工业生产许可证产品。其中,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抽查了781批次,合格745批次,合格率为95.4%;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抽查了516批次,合格392批次,合格率为76.0%,从产品的生产过程比较,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生产工艺更为复杂、受原材料的影响也更大。
  
  本次抽查覆盖了全国11个省、自治区,其中河北、江苏、安徽、河南、广东等5个省的抽查产品批次数达到了100批次以上,产品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1.0%、91.3%、91.8%、80.2%、95.0%,除河南省外其他4个省的产品抽样合格率均高于本次抽查平均水平。其中,江苏、安徽和广东3个省的大、中型电力电缆生产企业居多,抽查的大、中型企业占抽查企业总数的比率均在60%以上,河南的大、中型企业抽查比率仅为33%。本次重点检查了产品的结构尺寸、物理机械性能、电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燃烧性能和标志等方面的35个项目。其中,被抽查产品的燃烧性能和低温性能的12个项目全部符合标准要求,电性能和标志的3个项目符合率均在99.5%以上。抽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构尺寸不合格。本次抽查中有19批次产品的绝缘平均厚度、13批次产品的绝缘zui薄处厚度、14批次的产品护套zui薄处厚度项目不合格。出现结构尺寸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为节约材料成本,设计产品时往往按标准的下偏差设计,同时又缺乏生产控制能力。二是企业生产设备陈旧,挤塑工序不稳定,模具精度不够等。三是由于降低样品成本或检验能力有限,大部分企业在产品验收入库时不做结构尺寸项目的检验。
  
  二是绝缘、护套机械性能不合格。本次抽查中有41批次产品的绝缘老化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绝缘老化后抗张强度变化率等绝缘机械性能项目不合格,有18批次产品的护套老化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护套老化前抗张强度等护套机械性能项目不合格。出现机械性能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上游原材料问题。部分企业采用自交联绝缘料,而目前国内尚无此类原材料的相关标准,且该类原料自交联效果极易受环境影响。二是生产工艺问题。部分企业对交联工艺的控制不是很好,导致存在欠交联或过交联的现象;生产过程中挤塑温度控制不好,造成绝缘料或护套料出现塑化不良,导致机械性能不合格。三是企业质量控制问题。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是高分子聚合物,其性能有一定的分散性,而部分企业并不重视交联电缆生产过程中的抽检和出厂检验。
  
  三是高温性能不合格。本次抽查中有12批次产品的绝缘热延伸和56批次产品的绝缘热收缩项目不合格。出现高温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材料本身质量问题。如果交联度过低,产品耐不了高温,在标准规定的试验温度130℃下,将发生熔融或熔化现象。二是生产工艺问题。目前行业认可的低压电缆交联方式主要为温水交联和辐照交联,辐照交联的生产工艺简单、交联过程可控制,但其设备投资较高,因此部分企业会采用交联度较难控制的温水交联来进行生产。三是部分企业可能采用性能类似,但热性能远达不到交联聚乙烯要求的绝缘材料替代,如聚乙烯等。
  
  四是护套失重试验不合格。本次抽查中有83批次产品的护套失重试验项目不合格。出现护套失重试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材料不合格。原材料进厂时未进行检验,致使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二是企业采用相对成本低的70℃PVC护套料来代替标准明确要求的90℃PVC护套料,使得电缆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正常工作温度等级。三是原材料运输存储不当。电缆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潮引起变质,在加工过程中又未采取烘干等措施,导致水汽渗入影响其性能。四是原材料生产工艺存在问题。护套料配方中添加剂含量不合理,在受热时过快挥发或析出而失去其性能。
标签: 不合格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