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装备天下。昨天上午,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00千瓦风电机组在渝成功下线,本月内将运往内蒙。就在机组下线前一天,该机组的制造者———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装公司)在华能集团内蒙古北方龙源公司中标,一举接下12台2000千瓦风机的大单,合同金额达1.57亿元。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强出席下线出厂仪式。1年多以前,在他们两人的见证下,我市与中船重工集团签订了经济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协议的重要内容就是双方联手在我市打造百亿风电产业基地。
黄奇帆表示,这台风机的下线是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是国家的重要产业导向,海装公司风电装备产业项目是我市发展装备制造业、培育风电产业集群的重大支撑性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变我国大容量风电机组基本依赖进口的现状,提高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我市打造风电产业链、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吴强认为,这标志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与重庆市政府合力打造的百亿新兴风电装备产业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形成我国大功率风电机组的自主开发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昨日下线的风电机组由海装公司与德国艾罗迪公司联合设计、将于本月内运往内蒙古辉腾锡勒风场吊装试运行。这台2000千瓦机在我国创造了三个第一:一是国内首台单机功率最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组;二是国内首台通过GL(德国船级社)认证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三是国内首台经过DEWI(德国风能研究所)测试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
2000千瓦风电机组是针对我国的气候环境特点和工程化条件而设计的,产品可覆盖国内三种主要类型的风区(包括90%的大气对流地区、70%的水陆空气对流地区和山口风地区),具备在高温、低温、风沙、盐雾、高海拔等恶劣环境条件下持续工作的能力。样机的试制过程,海装公司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联合设计、源头切入、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之路。带动形成了大功率风机整机制造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的雏形。该机组能够较快地实现国产化和本地化,性价比高、可靠性强。
据了解,首台样机国产化率不低于70%,大批量生产后,国产化率可达到90%,与同功率进口风机相比,节约成本30%以上。我市将尽快形成国内风电装备研发与生产的重要基地,形成200万千瓦以上的风电装备的制造能力,形成百亿风电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