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水合成镁氧反应条件的确定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718

一、前言

氧(MgO)是重要的耐火原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冶、建筑、化工等行业。镁氧的制取有多种途径,重质镁氧是煅烧菱镁矿和白云石、硫酸镁热分解以及氯化镁水解而制得。以卤水石灰为原料,从溶液中沉淀出氢氧化镁,然后进行热处理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活性的镁氧。从理论上讲,卤水合成氧化镁,由于反应产物Mg(OH)2的溶解度远小于Ca(OH)2,反应Mg2++Ca(OH)2=Ca2++Mg(OH)2↓在一般条件下理应进行得比较容易和充分,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想制得品质优良、能耗较低、工艺流畅的镁氧产品却并非易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反应条件需要我们通过试验和研究逐一加以确定。

二、反应条件的确定

(一)卤水中SO42-的去除

从测得的卤水试样成份看:Mg2+=1.97mol/L≈2mol/L,SO42-=0.607mol/L≈0.6mol/L,卤水中SO42的含量远高于海水。由于KspCaSO4=9.1×10-6(25℃),较低。因此,当向卤水中直接加入Ca(OH)2时,势必在Mg(OH)2析出的同时伴随有CaSO4沉淀的产生。实验证明,用不去除SO42-的卤水直接与灰乳反应制得的Mg(OH)2含40%的CaSO4,制得的MgO产品含30%的CaO。

去除卤水中SO42的办法是向卤水中预先加入CaCl2溶液,使之形成CaSO4沉淀而除去。CaCl2溶液为后道反应过程所产生的母液,

母液中CaCl2的浓度视卤水中的Mg2+、SO42-的含量以及沉淀的反应时所加灰乳浓度而定,本着有效去除SO42-,减少工艺流程液体处理量,在实际许可的范围内应尽量使母液中CaCl2的浓度高一点。这里我们可获得的母液CaCl2含量在0.8mol/L~1mol/L。

反应SO42-+CaCl2(母液)→CaSO4↓+2Cl-的当量点视最后加入的CaCl2不再使卤液产生沉淀为准,再适当过量一点。关键的问题是若不严格控制CaCl2的加料速度,沉淀物的沉降速度将很缓慢,难与母液分离。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内向一定量卤水中加入CaCl2溶液,测定各沉淀的沉降速度,结果如表1。

表1  CaCl2的加料速度与CaSO4沉降速度的关系

由表1可看出,只要将CaCl2的加料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就会获得沉降性能较好的粘连晶簇的石膏沉淀。

(二)反应终点的确定

准确确定石灰卤水合成Mg(OH)2反应的当量点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改善料浆的物理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消除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计量误差,我们采用pH值显示的方法确定反应终点。

准确称取NaOH、CaCl2,配制1mol/L的灰乳,将此灰乳按量分批加入一定量去SO42-卤水中(Mg2+=1mol/L),控制一定的加料速度和搅拌速度,使其充分反应,记录反应溶液pH值的变化,结果如表2、图1。

表2  反应液pH值随反应进程的变化

图1  反应溶液PH值随反应进程的变化

由图1可看出,反应初期PH几乎维持在9.80,这是因为加入的石灰乳全部消耗在Mg(OH)2的形成上,当反应接近等当点时(PH=10.46),Mg2+与石灰反应基本完全,若再加入少量灰乳出现PH的突变,沉淀过程的PH变化反映了反应的进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PH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此处的反应终点为10.46,实际上为了保证产品的纯度,避免出现不完全反应,我们一般将PH控制在10.4左右。

(三)反应程序的确定

所谓反应程序,这里主要是指反应的操作程序。反应的操作程序的不同,直接影响产物的颗粒大小,从而影响Mg(OH)2料浆的沉降和过滤性能,不适当的反应程序所产生的Mg(OH)2呈胶状物,结晶非常细小(小于1μm),比表面积大,沉降过滤性能差。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工艺过程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目前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反应处于浓CaCl2介质中,从而减缓反应的速度,促使产物颗粒长大;二是通过晶种回输的办法使得Mg(OH)2颗粒不断长大,但这种工艺目前在国外只适用于含镁量低的海水的提镁过程,卤水提镁过程使用该法没有先例。我们通过制定特定的反应程序,成功地将晶种法运用到这一过程,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具体研究结果将在今后的文章中作详细介绍。

(四)灰乳浓度、加料速度及反应搅拌速度的确定

如上所述,反应程序的设计对产物的沉降、过滤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温度、灰乳浓度、加料及搅拌速度、反应时间、C/M等同样对反应的进程、反应产物的品质及物理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考虑从实际出发,反应只能在常温条件下(25℃左右)进行,从理论上讲,该反应的反应速度是很快的,反应时间这项指标,实际上是与灰乳的加料速度联系在一起的,关于C/M主要取决于反应终点,已确定为PH=10.4。因此,我们这里仅仅需要确定的是:灰乳浓度、灰乳的加料速度,以及反应的搅拌速度。

试验方案按正交表L9(34)进行设计,选定因素及水平见表3。试验共进行9次,每次试验均取等量的相同晶种,置于1L烧杯中,采用晶种法将含1mol/LMg2+的去SO42卤水与灰乳连续反应四次,各次反应结束后倾出1/4浆料,控制PH=10.4,最后测定浆液沉降速度、过滤系数K及其产品纯度,再按正交试验法计算规则进行数据处理、绘图及分析。(如图2)。

图2  沉淀反应各因素对技术指标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从料浆的沉降、过滤性能看,还是从产品的纯度看,均以A1、B1、C3条件为最佳,即:灰乳浓度取0.5mol/L、灰乳加料速度取8mL/min,搅拌速度取200r/min。但仔细分析一下,当转速在150r/min~200r/min范围内变化时,对三项指标的影响均不很大,因此,搅拌速度可控制在150r/min~200r/min之间任一数值。关于灰乳的浓度,若取0.5mol/L,虽然有利于促进反应的转化,提高产品的纯度,但是,反应终了母液中Ca2+含量太低,用来去除卤水中的SO42,所需的母液量势必增大。整个过程所需处理的溶液量增加,反应容器变大。由图2看出,灰乳浓度若取1.2mol/L,料浆K值及产品纯度并无较大变化,而反应母液中Ca2+达0.7mol/L~0.8mol/L。

表3  沉淀反应条件试验因素水平表

综上所述,较为合理的灰乳浓度:1mol/L~1.2mol/L,灰乳加料速度:8mol/min、搅拌速度:150r/min~200r/min

三、结语

文章系统分析了石灰-卤水法提取镁氧产品反应过程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试验和研究反应的几个主要条件,加以逐一确定,从而保证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使产品品质更优良,能耗更低,工艺更简洁、更流畅、更合理。对综合开发沿海卤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终的反应条件是:反应终点定为PH=10.4;灰乳的浓度:1mol/L~1.2mol/L,灰乳加料速度:8mL/min;搅拌速度:150r/min~200r/min,反应运用晶种法提高产物的沉降过滤性能;在卤水去SO42-过程中,CaCl2的加料时间定为30min。

标签: 卤水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