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纪元前2250年,钴就出现在古波斯的蓝色玻璃珠内。我国从唐朝起已在陶瓷生产中广泛应用钴的化合物为着色剂。1735年,瑞典化学家布兰特(Brandt)首次分离出钴。1780年伯格曼(Bergman)将钴确定为一种元素。
德国和挪威最早生产了少量的钴,1874年,开发了新喀里多尼亚的氧化钴矿。1903年,加拿大安大略北部的银钴矿和砷钴矿开始生产,使钴的世界产量由1904年的16吨猛增至1909年的1553吨。1920年扎伊尔加丹加省的铜钴矿带开发后,钴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赞比亚常居第二位。1933年后,摩洛哥从砷钴矿生产钴占当时世界第三位。这段时期以火法生产钴为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芬兰从含钴黄铁矿烧渣中提钴,战后送至西德氯化焙烧处理。1968年,芬兰建成的科科拉钴厂采用硫酸化焙烧提钴。
美国几个钴矿由于环保和钴的供求关系,于1959~1961年间关闭。至1972年,可说完全没有用本国钴矿生产出钴。原计划处理古巴毛阿湾镍厂所产镍钴混合硫化物的镍港精炼厂,1974年才复工,改为处理博茨瓦纳的钴镜。日本、法国、比利时也有规模较大的钴精炼厂,分别地处理菲律宾相澳大利亚、摩洛哥、赞比亚的富钴中间产物。这种钴矿资源国的粗炼和用钴的发这工业国的精炼的钴冶金格局至今仍占主要地位。
近年来,钴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也相应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完整的钴冶金工厂,大洋洲各国含镍钴红土矿的开发日益显示其重要地位。加拿大、苏联、中国从镍生产中回收钴,其产量占世界钴总产量的25%~30%。从各种含钴二次原料中提钴日益被人们所注意,仅1980年,从二次原料中生产钴达2500吨。各种湿法冶金现已成为提钴的主要方法。
解放后,我国在江西、广东建立了炼钴厂,从钴土矿中提炼氧化钴,1960年建立了一个处理砷钴矿的钴冶炼厂,1969年又有一个处理钴硫精矿的冶炼厂投产。现在,我国除了单独处理钴矿之外,还从炼镍的钴渣、炼锌的钴渣、炼铜的转炉渣和含钴的合金废料中回收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