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铁矿烧渣脱除铅、锌试验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772

表1精矿成分分析列出了铁精矿中Pb、Zn、Cu等杂质的含量分别为0.29%、0.36%、0.32%,课题要求铁精矿中的Pb的含量要降到0.1%以下,其他的杂质脱除率越高越好,而简单的筛分、洗矿并不能明显地降低铁精矿中Pb、Zn、Cu等的含量。

表1  二段磁选-螺旋溜槽铁精矿成分分析(%)

产品名称

Fe

S

SiO2

Pb

Zn

Cu

铁精矿(Ⅰ+Ⅱ)

62.23

0.23

9.47

0.24

0.36

0.32

对于硫铁矿烧渣中的等其他杂质,试验拟采用酸浸的方法加以去除。稀酸可以使烧渣中的、铅、锌、钙、等生成水溶性的物质,通过洗矿、过滤等手段。便可使这些水溶性的物质从浸出液中分离,从而达到脱除铜、铅、锌、钙、镁等杂质的目的。

由于在制酸过程中,硫铁矿一般都要经过800~1000℃的高温焙烧,云峰化学工业公司在制酸过程中的焙烧温度为800~850℃,高温焙烧使烧渣中的铁氧化物结构致密而活性降低,与酸的反应速度比较慢。所以在酸浸之前,先用将硫铁矿烧渣用浓酸做熟化处理,以提高烧渣中铁氧化物的反应活性。

试验分别试用了H2SO4、HCl、HF的酸浸效果,以及用氨水碱浸处理硫铁矿烧渣的试探性试验。如果效果好,就做进一步的试验,如果效果不好,则用其他的方法处理。具体方法如下:分别称取20g烧渣原料4份和铁精矿4份。取其中的6份用H2SO4、HCl、HF熟化1小时,然后用稀H2SO4、稀HCl、稀HF把熟化过的烧渣,按液固比1∶2浸出24小时;另外的2份直接用氨水浸出,液固比同样为1∶2,时间24小时,经水洗、烘干后称重,化验。(见表2)

表2  硫铁矿烧渣酸浸、氨浸脱杂探索试验

名称

试剂

S(%)

Pb(%)

Cu(%)

Zn(%)

H2SO4

2.84

0.20

0.36

0.34

HCl

0.76

0.14

0.31

0.32

HF

0.41

0.10

0.26

0.29

氨水

1.04

0.27

0.12

0.15

H2SO4

0.48

0.075

0.21

0.13

HCl

0.21

0.055

0.082

0.097

HF

0.19

0.058

0.093

0.11

氨水

0.22

0.089

0.036

0.076

结果表明,四种试剂均能对硫铁矿烧渣中杂质的去除,均有较明显的效果。HCl和HF对Pb的脱除率比较高,相对而言,HF对几种杂质均有较高的脱除率;而氨浸对于Cu和Zn的浸出率较高,可使Cu和Zn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用H2SO4浸出后的烧渣,S的含量有所增加,说明用H2SO4浸出,一是会带入一部分S,增加了S的含量,二是可能水洗不彻底,对酸浸后的烧渣中可溶性的硫酸盐没有清洗掉,造成了S的含量有所增加。由于硫铁矿烧渣经过上选矿工艺流程后,粒度比较细,在过滤洗涤过程中,很难对可溶性的硫酸盐清洗彻底。

总之,用酸浸和碱浸的方法都能有效的将铁精矿中的Pb、Zn、Cu等杂质去除。用正交试验分别对采用不同的试剂酸浸(氨浸)脱杂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做一细致的研究。酸浸(氨浸)工艺见图1

图1  酸浸、氨浸脱杂试验流程图

一、HCl浸出正交试验

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HCl酸浸作析因试验分析。正交表各因素、各水平如表3所示:

表3  HCl酸浸正交试验各因素水平取值

因素

HCl用量(mL)(A)

固液比(B)

浸出时间(h)(C)

水平

1

3

1∶1

5

2

5

1∶1.5

10

3

8

1∶2

24

正交试验不考虑各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表4为正交试验表头设计。

表4  HCl酸浸正交试验L9(34)表头设计

列号

1(A)

2(B)

3(C)

含Pb量(%)

试验号

1

1

1

0.059

1

2

2

0.060

1

3

3

0.058

2

1

2

0.054

2

2

3

0.068

2

3

1

0.065

3

1

3

0.059

3

2

1

0.064

3

3

2

0.057

∑Ⅰ1

0.177

0.184

0.188

∑Ⅰ2

0.187

0.192

0.171

∑Ⅰ3

0.180

0.180

0.185

极差

0.01

0.012

0.017

从表4看出,A因素的极差值最小,B因素的极差值次之,C因素的极差值最大,由于铅的含量越小,指标越好,说明A因素对铅的含量影响最显著,B因素次之,接下来为C因素。图2各因素的位级和分布图表明,当A因素为第一水平时,所得的指标即含铅量应最低;同理,B和C分别为第三水平和第二水平时铅的含量最低,即AlB3C2的配比是较优的试验方案。根据此条件的试验结果,HCl酸浸铅的含量为0.053%。

图2  HCl酸浸正交试验位级和柱形分布图

二、HF浸出正交试验

表5  HF酸浸正交试验各因素水平取值

因素

HCl用量(mL)(A)

固液比(B)

浸出时间(h)(C)

水平

1

3

1∶1

5

2

5

1∶1.5

10

3

8

1∶2

24

表5看出B因素的极差值最小,C和A两因素的极差值次之,说明B因素对铅的含量影响最明显,接下来依次为C和A。图3各因素的位级和分布图表明,当A因素为第一水平对,含铅量最低;B因素第二水平与第三水平的位极和相等,说明在第二水平和第三水平时,可以达到相等或者相似的指标,所以按小值取B因素的第二水平:C为第三水平时铅的含量应该最低,即B2C3A1的配比是较优的试验方案。根据此条件的试验结果,HF酸浸铅的含量0.056%。

表6  HF酸浸正交试验L9(34)表头设计

列号

1(A)

2(B)

3(C)

含Pb量(%)

试验号

1

1

1

0.058

1

2

2

0.062

1

3

3

0.054

2

1

2

0.060

2

2

3

0.056

2

3

1

0.064

3

1

3

0.064

3

2

1

0.060

3

3

2

0.060

∑Ⅰ1

0.174

0.182

0.180

∑Ⅰ2

0.180

0.178

0.182

∑Ⅰ3

0.184

0.178

0.174

极差

0.01

0.004

0.008

图3  HF酸浸正交试验位级和柱形分布图

三、NH3·H2O浸出正交试验

表2表明采用NH3·H2O氨浸对Zn和Cu的脱除率比较高,以下是氨浸脱Cu正交试验(见表7、表8)。

表7  NH3·H2O氨浸正交试验各因素水平取值

因素

NH3·H2O用量(mL)(A)

固液比(B)

浸出时间(h)(C)

水平

1

5

1∶1

5

2

10

1∶1.5

10

3

15

1∶2

24

表8  NH3·H2O氨浸正交试验L9(34)表头设计

列号

1(A)

2(B)

3(C)

含Cu量(%)

试验号

1

1

1

0.036

1

2

2

0.028

1

3

3

0.031

2

1

2

0.025

2

2

3

0.024

2

3

1

0.033

3

1

3

0.027

3

2

1

0.021

3

3

2

0.029

∑Ⅰ1

0.095

0.088

0.090

∑Ⅰ2

0.082

0.073

0.082

∑Ⅰ3

0.077

0.093

0.082

极差

0.018

0.02

0.08

表8看出C因素的极差值最小,A因素的极差值次之,B因素的极差值最大,由于铜的含量越小,指标越好,说明C因素对铅的含量影响最明显,A因素次之,接下来为B因素。图4各因素的位级和分布图表明,当A因素为第三水平时,含铜量最低,B因素为第二水平,C因素的第二水平和第三水平位级和相等,按小值取第二水平较优,即C2A3B2的配比是较优的试验方案。根据此条件的试验结果,NH3·H2O氨浸铜的含量为0.023%,其中锌的含量也降为0.067%。

图4  NH3·H2O氨浸正交试验位级和柱形分布图

最后,铁精矿中杂质的脱除率是比较明显的。S的含量为0.21%,Pb、Zn、Cu、SiO2的含量分别为0.053%、0.067%、0.023%、8.26%。铁精矿的主要成分见表9:

表9  铁精矿的成分分析

成分

Fe

SiO2

CaO

S

P

Cu

Zn

Pb

含量(%)

62.34

8.26

1.21

0.21

0.012

0.023

0.067

0.053

标签: 脱除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