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镨只有一种稳定同位素,141-Pr。 但有38种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比较稳定的有143-Pr,半衰期为13.57 天;142-Pr,半衰期为19.12小时。 其他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都超不过5.985 小时,大部分的半衰期少于33秒。镨还有6个亚稳态,比较稳定的是138m-Pr (t½;2.12 小时),142m-Pr (t½:14.6 分) 和134m-Pr (t½:11 分)。镨的同位素原子量从120.955 u (121-Pr)到 158.955 u (159-Pr)。稳定同位素 141-Pr如果放出β射线,会俘获电子。主要放射产物为铈的同位素铈58和钕的同位素钕60。
它有两种晶体:α六方晶体,熔点为931℃,沸点为3512℃,密度为6.77g/cm3;β立方晶体,熔点为935℃,沸点为3127℃,密度为6.64g/cm3。外围电子层排布4f36s2,银灰色的金属。活泼的金属,与水作用放出氢。潮湿的空气中易氧化,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因此,常储存在盛有煤油的密闭容器中。
元素来源: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常由水合氯化镨PrCl3·XH2O经脱水后用金属钙还原,或由无水氯化镨经熔融后电解而制得。
元素辅助资料:自莫桑德尔先后发现镧、铒和铽以后,各国化学家特别注意从已发现的稀土元素去分离新的元素。在发现钐和钆的同一时期里,1885年奥地利化学家韦尔塞巴赫从didymium(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中分离出两种新元素的氧化物,其中一种被命名为preseodidymium,后来被简化为praseodymium,元素符号Pr。
镨、钆、钐、钕都是从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稀土元素的didymium中分离出来的。由于它们的发现,didymium不再被保留。而正是它们的发现打开了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三道大门,是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三阶段。但这仅是完成了第三阶段的一半工作。确切的将应该是打开了铈的大门或完成了铈的分离,另一半就将是打开钇的大门或是完成钇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