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处理金矿石预氧化原理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423

矿、黄铁矿等硫化物对粒的包裹是氰化浸出效果不佳、金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而某些无机自养微生物在浸矿溶液中,能以CO2为主要碳源、硫化物为主要能源进行生长。富金区的硫化物由于晶格排列不完善(如变位、含杂质)是细菌腐蚀敏感区,总是被优先浸蚀。随着细菌生理活动的进行,硫化层最终大部分不能完全包覆金。经过细菌氧化前处理的金矿石,用常规方法浸出,金浸出率可大大提高。

细菌氧化矿物目前认为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如细菌氧化黄铁矿,直接作用时,细菌吸附到矿物表面使之氧化;间接作用时,细菌将Fe2氧化成Fe3,然后Fe3再氧化黄铁矿。整个氧化过程中,直接作用和间接作往往同时存在。

细菌直接作作反应为:

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不存在直接作用机理,理由是目前尚未发现相应的酶系统,由此提出更准确的作作机理应该为接触机理及非接触机理,即微生物的作用仅为再生直接浸矿因子如三价铁离子和在接触界面浓缩直接浸矿因子。某种意义上说,细菌对矿石的氧化机理研究尚未有普遍性结论。国外有研究表明:异养菌也具有较好的预氧化效果,其中一部分侵蚀能力即为自于其代谢产物,如核酸,氨基酸等生物物质。

标签: 难处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