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磷素的状况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637

我国土壤的全(P2O5)含量多在0.05%~0.3%的范围内,分布规律是从南往北逐渐增加。土壤中磷素的形态多样,相互之间不断转化,对磷肥的肥效和供磷能力产生影响。

一、土壤中磷素的形态

土壤磷素按其化学结构分为有机态磷和无机态磷,分别占全磷含量的10%~30%和70%~90%;按其溶解度可分为水溶性磷、枸溶性磷、难溶性磷。图1表示土壤磷素形态的动态变化。

图1  土壤中磷的动态变化

水溶性磷:如磷酸-钙[Ca(H2PO42]、磷酸二氢钾(KH2PO4)等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利用,但数量少又极不稳定。

枸溶性磷:如磷酸二钙(Ca2HPO4)、磷酸二(Mg2HPO4)等溶于2%柠檬酸或柠檬酸铵溶液,不溶于水。它们多分布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易被作物根部分泌物溶解,转化为水溶性磷酸盐。

难溶性磷:如氟磷灰石[Ca10(PO46·F]、氯磷灰石[Ca(PO4)·Cl2]、盐基性磷酸[AlPO4·Al(OH)3]、磷酸(FePO4)等无机态磷,以及肌醇磷酸盐、肌醇磷酸酯类、磷酸肌醇、磷脂等有机态磷。它们只溶于强酸,作物很难吸收。

土壤水溶性磷和枸溶性磷,称为土壤有效性磷,也叫土壤速效磷,其含量约占土壤全磷1%。土壤熟化程度越高,农家肥与磷肥用量越大,土壤有效磷含量也越多。

二、土壤中磷素的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土壤有效性磷可转变为难溶性磷,也称为磷的固定,其有效性下降;难溶性磷也可转变为有效性磷,称为磷的释放,其有效性提高。

(一)磷的固定  磷在碱性土、酸性土和中性土中的固定程度不一样。

1、磷在碱性土中的固定  土壤有效磷在石灰质碱性土中易形成磷酸八钙[Ca8H2(PO46·5H2O],作物不易吸收。

2、磷在酸性土中的固定  水溶性磷主要被土壤中铁、铝固定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铁盒磷酸铝,占无机态磷含量70%以上,其中相当大的部分被氧化铁胶膜包裹为溶解度更低的“闭蓄态磷”。

3、磷在中性土中的固定  水溶性磷与土壤中钙、镁离子结合生成磷酸二钙、磷酸二镁。磷酸二钙需经很长时间,才有少部分逐渐转变为溶解度很小的磷酸八钙和无水磷酸二钙。

此外,土壤有效磷的一部分还会被土壤微生物暂时固定。土壤有效磷在接近中性的石灰性土壤中比较稳定。它主要被固定成磷酸二钙,吸附在土粒表面,细度很高,较易被土壤中的酸性物质转化为磷酸一钙。

(二)磷的释放  土壤有机质、水分的含量以及酸碱度对磷的释放有较大的影响。

1、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有机质含量高能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促进磷细菌繁殖,加强土壤中难溶性磷分解;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类物质,有利于磷的释放;有机酸还能和土壤中的活性铁(或铝)形成络合物[Fe(OH)2·有机酸],减少对磷的固定。

2、土壤水分的影响  土壤水分适宜有利于磷酸盐的扩散、水解、易被作物吸收。酸性土壤在淹水状况中,酸性减弱,还原性增强,一部分“闭蓄态磷酸铁”还原为“非闭蓄态磷酸铁”,磷的有效性提高;在落干期间相反,土壤有效磷下降。

3、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接近中性的土壤不仅有效磷比较稳定,而且是土壤微生物生长的良好环境。因此,酸性土壤加入适量的石灰,而碱性土壤加入磷石膏等酸性物中和,既能减少土壤有效磷的固定,又有利于难溶性磷的释放。

从施肥方面考虑,磷肥的适度固定虽然降低当季的肥效,但是也有积极的一面,即减少磷素的淋溶等损失,保持其较强的后效。我们应防止磷的过度固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所以,增施农家肥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是提高磷肥肥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是,不能因为土壤对磷有较大的缓冲作用而盲目大量施入磷肥。这是因为:一方面土壤中过多的磷素会降低一些微量元素如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土壤过量积累磷素同样会流失进入水体污染环境。国外有人研究提出,土壤中有效磷(Olsen法测定的磷)在60毫克/千克以内时流失很少,超过这个转折点土壤中林的流失量随土壤有效磷的增加而急剧上升。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00万~400万吨磷(P2O5)从土壤转移到水体。

三、土壤磷素与施磷的关系

土壤难溶性的磷素只能作为土壤的“磷库”,即潜在的肥力,作物不能吸收。土壤有效磷只占全磷的1%左右,能被作物吸收。粗略计算,每667平方米耕层土壤大致可提供有效磷(P2O5)0.8~0.4千克,土壤有效磷越高,对作物的供磷能力越大。在其他生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磷肥的肥效成负相关:土壤有效磷含量越高,施用磷肥肥效越低。667平方米产粮食350~400千克时,需吸收磷肥(P2O5)约4.2~4.8千克。这种产量水平大多施磷肥(P2O5)5~7千克,磷肥当季利用率多在15%左右,被作物吸收的磷肥(P2O5)约0.9千克。这时作物所吸收的全部磷素大致有20%来自于施肥,80%来自于土壤。因此,施足磷肥对高产和保持土壤供磷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土壤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