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贺兰山磷矿试验室选矿试验
贺兰山磷矿产于下寒武纪系中部,属沉积层状磷块岩矿床。其工业类型有硅质和硅-钙质两种矿石,以前者为主。矿体北起苏峪口、南至大乾沟,全长24公里。整个矿区磷矿石平均含P2O518%。
矿石的矿物组成:有用的矿物为胶磷矿和磷灰石(合计约占40%、磷灰石少量);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约占40%)、碳酸岩(总量约占9%、方解石3%)。此外,尚有黄铁矿(3%~4%)、绢云母(3%~4%)等。
胶磷矿 呈均质胶状、其次呈鲕状、假鲕状、碎屑状等。主要特点是胶磷矿颗粒中含有不同粒度的杂质,这些杂质主要为黄铁矿、褐铁矿等,粒度多在0.0065~0.048mm,且星点状分布。
磷灰石 呈细小的粒状或柱状,粒度在0.0065~0.026mm,主要分布在石英集合体间或石英砂屑的内缘。
石英 呈滚圆至半圆的碎屑状及隐晶粒状,大小在0.08~0.16mm,多分布在砂质磷块岩和磷砾岩中。
碳酸盐 主要为白云石、粒度0.016~0.528mm,多呈菱面体或不规则粒状集合体产出;方解石呈它形粒状混在白云石间或呈脉状产出。
矿石的化学组成,列于表1。
表1 贺兰山磷矿矿石化学组成
项目 | 含量(%) |
P2O5 | 16.45 |
酸不溶物 | 45.48 |
SiO2 | 43.02 |
Fe2O3 | 4.26 |
Al2O3 | 1.83 |
CaO | 24.64 |
MgO | 1.33 |
CO2 | 3.64 |
F | 1.36 |
S全 | 0.57 |
Re2O3 | 0.077 |
U | 0.0014 |
V | 0.004 |
1980年,曾以不同的工艺流程,对该矿进行了较详细的试验,结果汇于表2。。由表9看出:采用流程Ⅱ、Ⅲ、Ⅳ,均可获得品位大于30% P2O5、回收率在80%以上的磷精矿。说明对该矿采用阶段磨矿、阶段浮选的选别流程,是适宜的。
表2 不同流程结构的浮选条件极其结果对比
流 程 结 构 | 条件 | 结果 | ||||||||
磨矿细度-200目(%) | 药剂总用量(公斤/吨原矿) | 原矿品位(P2O5%) | 精矿 | 尾 矿 品 位P2O5% | ||||||
碳酸钠 | 水玻璃 | 木质素 | 氧 石 蜡 化 皂 | 产率 % | 品位 P2O5% | 回收率% | ||||
流程Ⅰ: 磨矿后浮选,得磷精矿;扫选精矿、二次精选尾矿分别以320目筛分;+320目粒级为中矿;-320目粒级返回流程,粗选作业 | 76.00 | 2.7 | 1.0 | 0.3 | 0.45 | 16.87 | 33.41 | 31.22 | 61.83 | 4.51 |
中矿 | ||||||||||
21.14 | 20.77 | 26.02 | ||||||||
流程Ⅱ: 粗磨(-200目65%)后浮选,得部分精矿、尾矿;中矿再磨(-320目72%)后浮选,又得部分精矿、尾矿 | - | 3.0 | 1.85 | - | 0.498 | 16.61 | 45.92 | 30.64 | 84.71 | 4.70 |
流程Ⅲ: 除中矿再磨细度为-320目92%外,其余结构同流程Ⅱ | - | 3.5 | 1.40 | 0.5 | 0.453 | 16.85 | 49.16 | 31.10 | 90.74 | 4.18 |
流程Ⅳ: 粗磨(-200目65%)后浮选,得精矿和尾矿;其中矿(扫选精矿和一次精选尾矿)合并分级;+320目粒级再磨合后和-320目粒级分别返回粗选作业 | - | 2.0 | 1.35 | 0.3 | 0.382 | 16.85 | 48.50 | 30.95 | 89.08 | 3.57 |
表3 流程Ⅲ工艺条件表
浮选作业名称 | 选别条件 | |||||||||
第一段(粗磨) | 第二段(中矿再磨) | |||||||||
工艺条件(药剂用量kg/t原矿) | ||||||||||
磨矿细度-200目% | 碳 酸钠 | 水 玻璃 | 氧化 石蜡皂 | 浮选时间(分) | 磨矿细度-320目% | 碳 酸钠 | 水 玻璃 | 木 素质 | 浮选时间(分) | |
粗选Ⅰ | 65.00 | 2.00 | 1.00 | 0.053 | 3 | 92.00 | 1.50 | 0.30 | 0.30 | 2 |
粗选Ⅱ | — | — | — | — | — | — | — | — | 3 | |
扫选 | — | — | — | 0.43 | 10 | — | — | — | — | 3 |
精选 | — | — | — | — | — | — | 0.10 | 0.2 | 4 |
现以流程Ⅲ为例,将其依据表3所列工艺条件得出的数、质量流程,示于图1。所得最终磷精矿(精矿Ⅰ+精矿Ⅱ)的化学组成,列于表4。其粒度组成,列于表5。
表4 磷精矿(Ⅰ+Ⅱ)主要化学组成
项目 | P2O5 | SiO2 | Al2O3 | Fe2O3 | CO2 | MgO | CaO |
含量(%) | 30.52 | 14.55 | 0.59 | 2.33 | 3.48 | 1.03 | 43.49 |
表5 最终磷精矿粒度组成(%)
项目 | 粒度 (mm) | -0.100 +0.076 | -0.076 +0.056 | -0.056 +0.045 | -0.046 +0.037 | -0.037 +0.019 | -0.019 +0.010 | -0.010 | 合计 |
产率 | 精矿Ⅰ | 5.93 | 6.78 | 6.27 | 30.93 | 22.09 | 13.85 | 14.15 | 100.00 |
精矿Ⅱ | 0.39 | 0.62 | 5.19 | 35.30 | 23.87 | 11.77 | 22.86 | 100.00 | |
品位(P2O5%) | 精矿Ⅰ | 23.49 | 26.86 | 28.35 | 30.89 | 32.64 | 31.64 | 28.96 | 30.30 |
精矿Ⅱ | 21.81 | 24.86 | 26.13 | 28.87 | 29.51 | 30.75 | 35.42 | 30.54 | |
分配率(P2O5%) | 精矿Ⅰ | 4.59 | 6.01 | 5.87 | 31.75 | 23.79 | 14.46 | 13.53 | 100.00 |
精矿Ⅱ | 0.49 | 0.49 | 4.45 | 33.37 | 23.05 | 11.85 | 26.49 | 100.00 |
图1 贺兰山磷矿阶段磨矿、阶段浮选数、质量流程图
按照图1流程所得的磷精矿产品,进行了解离度的测定。测定结果指出:第一阶段粗磨时先行分选出已单体解离的部分磷矿物,再对贫连生体进行第二段细磨使其分离,是符合矿石中有用矿物嵌布粒度不一、选别难易度不同的特点的。因而操作方便,指标稳定。但从表6中的数据看出,欲获得较高质量的磷精矿,其磨矿细度宜在-0.045mm以下。
二、美国佛罗里达中部洛内索姆(Lonesome)选矿厂
佛罗里达是美国最大的磷矿产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磷矿产区。可采储量大26亿吨,约占其总储量的46%。1982年的磷矿产量达2806.1万吨,分别占美国和世界总产量的75%和23%。
该地区的磷矿开采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北部地区,仅波克(Polk)县和希尔斯巴勒(Hillsborough)县的磷矿产量就占佛罗里达总产量的90%。现有11家公司开采中部的磷矿、一家公司开采北部的磷矿。目前,该地区有选矿厂达24家之多。
佛罗里达磷矿床形成于新世到中新世时期,分布范围北起该州之边界、南渝半岛之半。因长期暴露而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床,主要赋存于北部霍桑(Hawthorn)组上部和中部博恩伐利(Bove Valley)的下部。在岩性学上这两层矿很相似,都是由各约占三分之一的砂、粘土和呈细粒或卵石状的磷酸盐组成。
佛罗里达磷矿矿床类型有:陆地砾状磷块岩、软质和硬质磷块岩、河底砾状磷块岩、铝磷酸盐、霍桑层含磷白云岩等六种,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由于原生矿的风化和(或)沉积所致。目前佛罗里达磷矿的整个产量,实际上来自砾状磷块岩的开采。
陆地砾状磷块岩矿石,质地松软,呈圆卵状,粒度自25.4mm到0.44mm不等,颜色为灰、黄、褐绿及黑色等。矿物组成为:磷酸盐30%~60%、石英砂12%~25%、粘土15%~40%。
佛罗里达地区各选矿厂采用的采、选工艺大体相同,可概括为洗矿、选别和粘土(尾矿)处理三大作业。具体过程如下:用索斗铲先剥离表土,将采出矿石卸入淘洗坑内,用水枪冲洗成矿浆,经泵输送到洗矿厂,洗矿厂设有固定筛、槽式洗矿机、振动筛和锤式破碎机等设备。矿石经筛分、洗矿和分级可得到约占原矿量30%~50%的+14目(或+200目)的砾状磷矿产品(该产品含P2O5 30%~35%、MgO 0.0%~1%、Fe+Al 2%~3%)。小于14目(或小于20目)的筛下产品经水力旋流器分级,分出的-150目矿泥(含P2O5~15%)排入沉淀池;而-14(或-20)~-150目的底流,即作为浮选作业的入料,着中国入料再按粗、细粒级分别进行“正-反浮选”(即先以阴离子捕收剂正浮选得粗精矿,再以阳离子捕收剂反浮选除去粗精矿中残留的硅质物),得粗粒和细粒磷精矿。这部分浮选精矿约含P2O5 30%~33%、MgO 0.0%~0.5%、有机质 0.1%~5%、Fe+Al 2%~3%。所用浮选药剂的种类,通常为苛性钠、氨(液态)、硫酸、脂肪酸、胺盐和煤油,用量因选矿厂不同而异。现以洛内索姆选矿厂为例,说明佛罗里达磷矿以常规的阴-阳离子正-反浮选法选别的概况。
洛内索姆选矿厂见于1977年,设计能力为年处理原矿石249.5~272.2万吨,年产浮选精矿136~154万吨。
该矿于1913年即开始开采,矿区位于佛罗里达希尔斯巴勒县东南角,距坦伯(Tampa)约25公里。磷矿石储量5000万吨,平均含P2O5接近32%。
该矿矿物组成为磷酸盐、石英砂和磷酸盐化粘土,比例各约占三分之一。主要化学组分为:P2O5 9.1%、MgO 0.1%,其余为硅质物等。
洛内索姆选矿厂的主要工艺工程,描述如下:
经由34m3的索斗铲采出的矿石,先制备成矿浆,继而通过长2286m的管道输送到筛分站。+75mm物料废气;-75mm+19mm的物料则经破碎,并与粒度为-10mm的矿浆混合。混合后的-19mm的料浆再经另一长为610m的管道送往ф600mm的水力旋流器,在这里除去磷酸盐化粘土、并将其送到尾矿堆存区。去除粘土后的、浓度为70%的水力旋流器底流,直接卸在运输皮带上而送往选矿厂。
在选矿厂中,对脱泥的物料于洗涤器里进行洗涤、擦洗和筛分,即生产出部分+16目的最终卵状产品(或称筛分精矿)。-16目的物料即为浮选作业入料。(这部分入料或先行分级后进行粗、细粒级分别浮选,或混合浮选)。送到浮选后的入料先以ф610mm的水力旋流器浓缩到75%的浓度,然后以阴离子捕收剂选别,得泡沫产品(即粗精矿);对此粗精矿再经水力旋流器脱水、硫酸擦洗和新鲜水洗涤后,以阳离子捕收剂进行精选,得槽内产品,即为最终磷精矿。最终磷精矿经干燥到2%水分,即为成品。在选别过程中得到的尾矿,与粘土废弃物混合后,经自然滤水,然后以采出的废石覆盖,最终形成一稳定的再生地表。
选矿厂浮选系统:正浮选4列,每列2槽。每槽溶剂14m3。浮选机型号为维姆科(Wemco)型。浮选药剂用量为(kg/t给料):脂肪酸1.0、胺盐0.2、硫酸0.6、燃料油0.6。
按照图2所示的洗涤原则工艺流程,得筛分精矿(即砾状产品)含P2O531%~31.9%、浮选精矿(即粗粒和细粒磷精矿)含P2O531.9%~33.74%,综合精矿中含量MgO 0.3%。尾矿含P2O50.9%~1.4%。精矿总回收率75%~85%。
图2 佛罗里达磷矿洗矿原则工艺流程
洛内索姆选矿厂每生产一吨商品磷精矿,约需37.85m3的水,其中回水占95%,仅占5%的新鲜水取自深井。使用回水,可降低浮选药剂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