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含砷金矿石浮选技术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1118
    某矿属于金属硫化物矿床,矿石组成不甚复杂。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黄矿、毒砂以及少量等金属硫化物,可供回收的金属只有金。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和石英。金矿物的嵌布粒度较细,且多以裂隙金和晶隙金的形式存在,金与载体矿物以及毒砂与黄铁矿的共生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浮选实现金分离难度较大。通过多种抑制剂的选择和组合试验,利用阶段选别、阶段抑制的选矿工艺流程,使金精矿含砷下降为0.27%,砷的脱除率达到92.68%,达到了金精矿含砷小于0.4%的质量要求。金精矿品位82.30g/t,金回收率87.01%。      一、矿石性质      (一)矿石的物质组成及嵌布特征      原矿石中的物质组成并不复杂,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黄铜矿和自然金以及少量铅锌等金属的硫化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绢云母、碳酸盐类矿物以及绿泥石、斜长石透闪石等。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及主要矿物嵌布粒度测定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原矿石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
元素AuAgAsCuPbZn
含量7.508.000.270.0710.0540.059
元素FeSSiO2Al2O3CaOMgOLOS
含量0.672.3369.3611.543.931.127.73
     注:Au 、Ag含量单位为g/t。 表2  主要矿物的嵌布粒度分布
粒级/mm含量/%
黄铁矿毒砂石英
+0.5-0.5+0.1-0.1+0.074-0.074+0.056-0.056+0.037-0.037合计23.6439.9715.829.626.424.53100.0021.4531.4221.1913.346.685.83100.0012.9428.8517.3725.569.046.24100.00
      金属矿物多以浸染状和团块状赋存于矿石中,金属矿物间的共生关系密切。黄铁矿常交代毒砂并呈连晶产出,黄铁矿被自然金、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沿裂隙充填和交代溶蚀的现象也很明显。毒砂除与黄铁矿共生关系密切外,其与自    然金、闪锌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亦紧密伴生产出。因此,提高磨矿细度使毒砂与其连生的矿物充分解离,是降低金精矿中砷品位的前提。      (二)金矿物的赋存状态      矿石中的金矿物主要有两种,即自然金和金矿,其中自然金占94%以上。金矿物大部分产于其它矿物的晶隙或裂隙中,被包裹的金矿物含量较少,其颗粒多呈现粒状,板片状或细脉状。金矿物与金属矿物共生关系密切,约40%的金矿物赋存于黄铁矿中,毒砂和石英中的金矿物分别占冲量的10%和25%,黄铁矿、毒砂和石英为金矿物的主要载体。其它金矿物则赋存于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等矿物中或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的间隙中。金矿物的嵌布粒度较细,其在各粒级中的分布见表3。 表3  金矿物的嵌布粒度
粒级/mm+0.037-0.037-0.01-0.005-0.001
+0.01+0.005+0.001
分布率/%21.7542.4524.089.622.10
      二、选矿试验      通过对矿石性质的研究可知,金矿物和金属硫化物,尤其是和黄铁矿、毒砂、共生关系密切,毒砂既是金矿物的主要载体矿物,也是造成金精矿含砷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磨矿细度,使毒矿、黄铁放与金矿物单体解离,是实现金砷分离的前提。研究表明,金矿物的可浮性优于黄铁矿和毒砂,选择适宜的捕收剂和抑制剂,强化对含砷矿物的抑制,增加金矿物的单独浮游几率,是浮金降砷的研究重点。      (一)矿物可浮性试验      首先利用图1的选别流程对矿石的可浮性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

图1  矿物可选性试验流程 表4  矿物可浮性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产率As品位S品位As回收率S回收率
部分累积部分累积部分累积部分累积部分累积
精矿中矿1中矿2中矿3中矿4尾矿原矿0.460.901.323.221.8892.22100.000.461.362.685.907.78100.00 0.811.702.243.481.910.0850.270.811.401.812.722.530.27 19.8736.6033.8429.3112.570.212.2419.8730.9432.3730.7026.322.24 1.365.5710.7540.7613.0528.51100.001.366.9317.6858.4371.49100.00 4.0814.7019.9342.1110.548.64100.004.0818.7838.7180.8291.36100.00 
      从表4可知,毒砂具有良好的可浮性,其在精矿中的含量随捕收剂用量的增加迅速提高,这也说明用丁基黄药做捕收剂实现金精矿降砷比较困难。应选择对毒砂捕收力弱而对金矿物具有较强选择性捕收作用的药剂,如丁铵黑药等。      (二)毒砂抑制剂的选择      除了通过提高磨矿细度来提高金砷矿物的单体解离度外,确定合理的抑制剂种类和用量,是降低金精矿中砷品位的重要环节。(1)石灰是毒砂的常用抑制剂。试验发现,粗选作业石灰用量增加,粗选精矿中砷品位明显下降,当石灰用量为3000g/t时,粗精矿中砷品位降低至0.35%,砷回收率仅为13.29%。(2)氰化物也是砷矿物的有效抑制剂。适当的氰化物用量可以提高降砷效果。少量添加氰化物可以使金精矿含砷降到0.30%以下,但因为氰化物对金及硫化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对金精矿产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氰化物用量不宜超过10g/t。(3)亚硫酸氢钠对改善金砷分选效果也有一定的作用,在粗选作业中加入1000g/t的亚硫酸氢钠,金粗精矿中的砷品位比不加下降0.01个百分点,减少砷回收率2.53个百分点,金回收率未受影响,而金品位提高了8.75g/t。试验证明,石灰、亚硫酸氢钠和少量氰化物的组合对抑制毒砂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三)选矿工艺流程的确定      石灰、亚硫酸氢钠和氰化物虽然可以有效抑制毒砂,但这3种药剂同样对金矿物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若在粗选中就对含砷矿物采用较强烈的抑制,则会对金精矿的产率和回收率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制定选别工艺流程时,既要利用自然金可浮性好的优势,又要利用合理的药剂制度扩大金砷矿物的可浮性差异,使金矿物得以充分回收。通过试验最终确定了如图2的选矿试验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见表5。利用该流程可以有效实现金砷矿物的分离,获得了金精矿金品位82.30g/t、金回收率87.01%、砷品位0.27%、砷的抑制率达到92.68%的较好指标。 表5  选矿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产率/%品位/%回收率/%
AuAsSAuAsS
精  矿尾  矿原  矿8.0191.99100.0082.301.077.580.270.300.302.811.962.0387.0112.99100.007.3292.68100.0011.1088.90100.00
  图2  选矿试验工艺流程      三、结论      (一)试验用矿石属于石英脉型贫硫化物金矿石,有用矿物为自然金,主要有害矿物为毒砂。矿石中金矿物与黄铁矿、毒砂、石英共生关系密切,毒砂与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亦密切共生。毒砂既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又是造成金精矿含砷高的重要因素。      (二)选择合理的抑制剂和选别工艺流程,充分利用金与毒砂等矿物的可浮性差异,是实现金砷分离的关键。试验中采用石灰、亚硫酸氢钠和少量氰化物作为毒砂的抑制剂,并采用阶段抑制、阶段选别的工艺流程,使金精矿含砷达到0.27%,砷的抑制率达到92.68%。但抑制剂的用量范围应严格控制,否则难以保证既能获得含砷低于0.4%的金精矿,又能获得较高的金回收率。      (三)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云母类矿物,在浮选中虽然其具有易泥化、危害浮选过程的特点,但是由于云母的存在,可以稳定浮选矿化泡沫层,并可成为金的浮选载体。在金矿物的主要载体黄铁矿和毒砂被充分抑制的条件下,自然金单独浮游和依靠新的载体浮游是可能的,试验获得的金精矿中含有较多的云母类矿物也说明了这一点。
标签: 浮选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