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钼矿中氧化剂加抑制剂进行铜钼分离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787
阿比特等人早在50年代就获取用氧化剂与抑制剂组合进行铜-钼分离的专利。 常用氧化剂为次氯酸钠(NaOCl)或过氧化氢(H2O2)。它们都可将吸附在铜矿物表面的捕收剂氧化,并使之破坏;还能将亚铁氰化钠〔Na4Fe(CN)6〕氧化成对铜、铁硫化物更具抑制性能的铁氰化钠〔Na3Fe(CN)6〕。但两者又有不同,圣曼纽尔(SanManuel)选厂的实践证实,过氧化氢不仅氧化捕收剂,还可氧化黄铜矿表面,提高抑制作用。 与氧化剂相配合的抑制剂主要为亚铁氰化钠(黄血盐)、铁氰化钠(赤血盐)和锌氰化钠(Na4Zn(CN)6)。在与氧化剂配合时,他们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这对抑制以辉铜矿为主的铜矿物时,抑制是相当有效的。对比黄铜矿为主的铜矿物的抑制就要差一些,当此时 ,还须添加氰化钠或诺克斯药剂共同作用。 锌氰化钠可直接加入,但经常是加入氰化钠与硫酸锌,通过二者在浮选介质中的反应生成锌氰化钠。 6NaCN+ZnSO4=Na4Zn(CN)6+Na2SO4 锌氰化钠在与过氧化氢合用产生出氢氰酸并能从矿物表面除去捕收剂膜。 南秘鲁铜矿公司的托克帕拉铜钼选厂在分离含铜31%、含钼0.3%的铜钼混合精矿时,先将混合精矿浓缩至55%~60%,再加入次氯酸钠和亚铁氰化钠调浆。分选前,用硫酸将矿浆pH调至7.0~8.6。亚铁氰化钠在未加入矿浆前就已被次氯酸钠氧化为铁氰化钠,为抑制入选矿量85%~90%的物料,两种药剂都是必要的,都易使辉铜矿被抑制。每吨混合精矿加入亚铁氰化钠11.0~2.2kg、次氯酸钠0.6~1.3kg。托克帕拉将它们加于粗选和前三次精选作业。在后几次精选则添加氰化钠与硫酸锌的混合物,二者按2:1混合后加入,生成锌氰化钠。它不仅能很好地抑制黄铜矿,而且矿浆PH值也比单加氰化钠时要低,使泡沫变好,脉石夹杂量减少。托克帕拉采用次氯酸钠-亚铁氰化钠工艺,最终获含NoS2 87%,含铜1.2%的浮选钼精矿。为获高质量钼精矿,他们对浮选钼精矿增加了氰化钠浸出新工艺,进一步除铜(浸除辉铜矿)。 圣曼纽尔在美国副产钼矿中,钼产量仅次于犹他宾厄姆而居第二。对含铜28%、含钼0.95%的铜-钼混合精矿,先经浓缩脱药至55%固体。钼粗选采用过氧化氢-锌氰化钠抑制铜矿物,钼精选采用次氯酸钠-亚铁氰化钠进一步抑铜,第三次精选再添加铁氰化钠。经六次精选获得了含MoS2 85 %~92%、含铜1%的浮选钼精矿,再经氰化浸出,将钼精矿中的铜降至0.5%以下。 在圣曼纽尔,氧化剂与抑制剂不是同时,而是分开添加的。粗选第一个搅拌槽加锌氰化钠,第二个再加过氧化氢;第一次精选先加亚铁氰化钠,第二次精选再加次氯酸钠,第三次精选补加铁氰化钠。达维德认为,锌氰化钠是捕收剂的剥离剂,先加入它,可使黄铜矿表面受到氰化,而过氧化氢用以保持氰化物稳定性所需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剂加抑制剂作为铜-钼分离的有效手段还用于雷伊、莫伦西等选厂。但由于氧化剂有很强的腐蚀性,使这一工艺没能更广泛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