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硅铁合金产品及系列化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263
    稀土硅已广泛地应用于冶金和铸造生产。稀土的加入明显地改善了钢和铸铁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但由于使用的目的、条件、技术装备水平不同,对合金组分和剂型的要求也不同。名目繁多的合金品种和规格给稀土中间合金的生产带来一定困难,但为适应市场需求,合金产品系列化,已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了。 熔融配制法生产多品种硅铁合金    熔融配制法是制备多种稀土中间合金的简便有效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多元素的复杂合合金。目前国内使用的稀土合金、稀土钨镁合金、稀土镁合金、稀土镁合金久是该法生产的。    熔融法配制稀土合金的设备有中频感应炉、燃油炉、焦炭地坑炉等。以中频感应炉较好,其升温均匀可控制,有电磁搅拌作用,成品成分均匀,偏析少,从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角度考虑也优于其他炉子。只是一次性投资较大,在电力供应紧张地区使用受到限制。    熔融法的最大优点是通过配料计算,可同时保证多种元素都达到预期含量。正确估计元素烧损率是配料计算的关键,各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能都不同,烧损率也不同,一般说来化学活性高、蒸气压高的元素烧损率要大些。以配制低稀土硅铁镁合金为例,GB4138—84牌号为FeSiMg8RE7的合金含RE 6.0%~8.0%,Mg 7.0%~9.0%,Si≤44%,配料时采用RE7%,Mg10%,Si42%。    该法的缺点是生产规模不大;需要价格较贵的合金为原料;烧损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大部分还留存在合金中,影响到使用效果,因此在对产品进行化学分析时,应分别列出元素的总量、金属状态和氧化物的分量,特别是对高温易烧损失元素,如Mg、Ba、Sr、Ca、RE等更应如此,以方便用户计量。    从目前熔融法配制稀土合金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补充热还原法和电解法的不足,制备小批量和多品种多元素复合合金。改进熔融和铸锭工艺,减少有价元素的烧损,降低氧化物夹杂,提高稀土中间合金的内在质量是熔融法配制稀土中间合金工艺今后的研究方向。 产品系列化及标准    我国研究生产稀土中间合金作为冶金和铸造生产的添加剂已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宽,用户要求的合金品种规格不断增多,国内外专利文献和期刊推荐的合金品种更是举不胜举,如何将产品要求规范化、系列化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商品系列,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要是合金生产者中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稀土中间合金的国家标准有两个,即《稀土硅铁合金》(GB4173—84)和《稀土镁硅铁合金》(GB4138—84)。前者按稀土、硅及杂质含量不同,分为11个牌号;后者按稀土和含镁量不同,分为10个牌号,构成稀土球化剂系列的主干,这两个国家标准是目前我国稀土中间合金产品系列的基础。根据用户的要求,用于球化剂、蠕化剂和孕育剂的稀土中间合金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成分,形成了不同的产品,有的已列入专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例如,考虑到球化剂的密度影响镁的吸收率,已生产出低硅球化剂等。特别是利用我国南方重稀土资源,已生产抗球化衰退能力强的基重稀土球化剂,其中包括重稀土镁合金、重稀土镁铜合金、重稀土合金等。    国际上没有统一的稀土中间合金标准,常用的稀土合金的化学成分差异很大。含稀土、硅、铁各1/3左右的稀土硅铁合金是国外典型的钢中稀土合金添加剂,而球化剂中一般只有0.2%~3%的稀土元素。    产品系列化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工作,只有经过实践,取优汰劣,才能把合金成分逐步统一起来,形成不同的系列产品,以便有效地组织生产和推广应用。目前各种企业标准,甚至供货合同所提的需方要求正是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和商品化的基础。
标签: 系列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