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是一种化学性质十分活跃的元素,易与其他元素化合成铀矿物。在地壳演变过程中,在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以及表生作用下,铀聚集而成不同类型的铀矿床。铀作为核燃料,是实现能量高度密集的核裂变的主要物质。 中国铀矿业始于50年代中期,是极重要的新兴矿业。从1955年开始,有计划地在西北、中南、华东地区展开了铀矿区域调查,进行摸底。共发现放射性异常点2 000多处,有远景的矿化点11处,为组织规模勘查奠定了基础。迄今已对300多万km2陆地面积进行了放射性测量和相应的地质调查;对280万km2的陆地面积进行了航空放射性测量;完成钻、硐3 000多万m,提供了一批铀矿床。1956年,创建了铀水冶厂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后,现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铀矿冶体系。 已探明的铀矿床,以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为主。矿石以中低品位为主, 0.05%~0.3%品位的矿石量占总资源量的绝大部分。矿石组分相对简单,主要为单铀型矿石, 仅在极少矿床有其他金属元素共生,形成铀钼、铀汞、铀铜、铀多金属、铀钍稀土矿床。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在一些矿田内,矿床往往成群出现,有的几个,有的几十个,而其中常有1~2个主体矿床存在。探明的铀矿体埋深多在500m以内。 铀矿:我国共探明大小铀矿床(田)200多个,证实了相当数量的铀储量。铀矿资源分布不均衡,全国已有23个省(区)发现铀矿床,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湖南、广西,以及新疆、辽宁、云南、河北、内蒙 古、浙江、甘肃等省(区)。矿床以中小型为主,其中主要的铀矿床有:相山铀矿田、郴县铀矿床、下庄铀矿田、产子坪铀矿 田、青龙铀矿田、腾冲铀矿床、桃山铀矿床、小丘源铀矿床、黄村铀矿床、连山关铀矿床、蓝田铀矿床、若尔盖铀矿床、芨 岭铀矿床、伊犁铀矿床、白杨河铀矿床。已经建成和新建的厂矿有:衡阳铀矿、郴州铀矿、大浦街铀矿、上饶铀矿、抚州铀 矿、乐安铀矿、翁源铀矿、衢州铀矿、澜河铀矿、仁化铀矿、本溪铀矿、蓝田铀矿、伊犁铀矿等。尤以赣、湘、粤、桂四省(区)资源为富,占探明工业储量的74%。 中国铀矿成矿时期以中新生代为主,并主要集中在87~45Ma。成矿的先后顺序是:混合岩型、伟晶岩型、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据铀矿床矿化类型、成矿时代和大地构造单元中分布特征,划分了东部铀成矿省、天山祁连山铀成矿省、滇西铀成矿区。并据矿床成因、赋矿围岩和成矿特征将中国主要铀矿床分为内生铀矿床(岩浆型、热液型)、外生铀矿床(成岩型、后生淋积型)和复成因铀矿床三类。 铀矿生产 铀工业经历了20年的调整和改革,实施军用民用结合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基本实现了技术新、队伍精、效益好的技术改造和管理。核电是当今能源利用的发展方向,中国尚处起始阶段,需铀量有限。铀生产按近期核电对核燃料的需要保持了相适应的生产水平,调整了铀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标准。至90年代中期,用地浸、堆浸工艺生产的铀金属,已占年产量的60%。1994年上半年,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共三台核电机组,相继投入商业运行,1995年核发电量,分别为浙江、广东两省总发电量的6%和20%左右。1996~1997年,先后有总装机容量为600万kW的4个核电站,8个反应堆开始了工程建设或工程的前期工作,核电发展步伐正在加快。 铀矿资源供需形势 铀矿生产按需安排。现已探明铀资源的部分储量动用,为已建成运营的、核电装机210万kW的秦山(装机容量30万kW)、大亚湾(装机容量2×90万kW)二座核电站提供了核动力燃料,并可满足正建的四个核电工程对铀燃料的需求。现运营的核电站发电量140亿kW·h,仅占电力总量的1%,连同在建的核电站建成发电,核电在电力总量的比重,大体占2%,尽管属于一种适当补充,但核电已迅速起步,逐步形成规模。 铀矿资源展望
据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在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中国核电利用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结合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构成状况,在东部沿海缺少煤炭和水力的地区适当发展核电,既可缓解交通运输的压力,又可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并能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铀资源。铀资源的开发仍主要根据核电站的建设规模进行安排。一些专家研究预测建议,200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300万kW,铀需求量600t;2010年,核电装机容量2 000万kW,达到全国装机容量的4%,铀需求量约3 150t。虽然核电对全国电力发展仍起补充作用,但核电总量将形成相当大的规模。目前,我国探明的铀资源可以保证2010年前需要的天然铀。在近10~15年内,勘查工作以控制远景铀资源量为主,相应提供一定的经济型铀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