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风炉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敞开式和密闭式,按工艺要求又有设炉缸和不设炉缸而高前床之分,人们最初采用敞开式,后逐渐为密闭式所取代,以利改善环境和从烟气中回收硫。由于受到鼓风压力的限制,鼓风炉通常为矩形(如图),小型炉子可为椭圆形或圆形。矩形炉风口区水平截而积(即炉床面积)的宽度通常只有1~1.5mm,长度与产规模有关。炉侧有一定的倾角,炉腹角一般为3°~8°,以利于布料均匀和炉气自下而上的均匀运动,还便于炉结的处理,故加料水平宽度较下部风口区要宽。炉壁水套分为全水套或半水套(即炉腹部为水套而上部砌砖),可采用水冷或汽化冷却。水套宽度应注意与风口的配置,视风口区尺寸及风口间距而定,水套高度可根据炉身高度做成一节或两节的。全部风口总截面积一般为炉床面积的5%~6%,风口数量要保证风口直径不要太大,以便于操作和鼓风分布均匀为宜,风口直径通常为ø(80~150)mm,中心距为230~280mm,风口倾角为0°~10°。虹吸道或咽喉口的设置要依生产规模及是否设炉缸而定,位置一般分别在炉端,炉缸的高置主要为澄清分离镍锍和炉渣的澄清分离镍锍和炉渣,对于较大型的炉子在炉外设前床更为有利,便于上下工序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