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电炉结构(一)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491

    大型太熔炼电炉一般采用矩形电炉,它是由电炉本体和附属设备所组成。
    1)炉体
    矩形电炉炉体主要组成部分有:炉基和炉底、炉墙、炉顶、钢骨架、加料装置、熔体放出口、排烟系统、测温装置和供电系统等,如图所示。

    (1)炉基和炉底。矿热电炉炉底温度较高,需要良好的通风冷却,所以电炉基由若干个(国内某厂为96个)耐热钢筋混凝土支柱组成,支柱一般高于1.7m,便于空气流通冷却和观察炉底情况。支柱地表面向安全坑一侧倾斜,以保证炉子发生事故时,高温熔体顺利流入安全坑内。支柱上方铺设成对的工字钢梁,其上铺设一层厚钢板(国内某厂使用40#工字钢,钢板厚度为40mm),钢板上砌筑质的粘土质耐火砖炉底,炉底为反拱形,以防止熔体侵入后,炉底砌体上浮。炉底反拱取每米炉宽升高100~200mm。炉底主要由粘土砖层与镁砖构成,两层之间留有30~50mm镁砂层。[next]
    (2)炉墙。炉墙的外壳一般采用30~40mm厚钢板制成,内砌耐火砖。由于电炉高温度区集中在电极附近,所以熔池区炉墙常用镁砖或镁砖砌筑,而最外层耐火粘土砖,渣线以上全用耐火粘土砖,炉墙砖均为湿砌,墙体留有一定的膨胀缝。为了延长炉寿命,近年来有些工厂没炉体四周外炉墙安装冷却水套,效果很好。由于炉子两端没有熔体放出口,炉衬易损坏,故端墙较侧墙厚。两侧墙设有工作门及防爆孔,便于开停炉、观察炉况的排泄炉内高压气体之用。
    (3)炉顶。因矿热电炉的炉膛空间温度不高,拱形炉顶一般用300mm厚的楔形耐火高砖砌成。炉顶沿炉子中心线设有电极插入孔、转炉渣返回孔。中心线两侧还设有加料孔、排烟孔。由于炉顶开洞较多,这些部位用异形砖筑。先将炉顶砖砌好后,随即浇铸灌高铝质钢纤维低水泥浇注料。
    2)钢骨架及紧固装置
    为了使炉墙具有必要的刚性,在砖体的外面包一层厚30~40mm的钢壳板。围板外面用骨架加固。
    电炉炉底的底板为带筋钢板,安在底梁上,底梁支撑在柱状基础上。
    电炉内架由许多立柱组成,立柱相互之间的距离为1.5~20.m。两侧相互对立的柱子用拉杆拉紧,拉杆分别从炉顶上面和炉底下面通过,拉杆端头用螺母和销紧螺母达压紧在夹持立的柱的横梁上,横梁和螺母之间装有弹簧,以缓冲炉墙和炉顶受热膨胀时所产生的水平推力,拉杆是用直径50~70mm的圆钢制作的接头连接。
    3)排烟系统
    为使烟气从炉膛均匀排出,通常在炉顶设有多个烟孔,其配置视电极排列而定。烟气经烟道、旋风收尘器、电收尘器一系列净化设备后,根据烟气SO2浓度高低送去制酸或排空。
    4)电炉加料装置
    物料是从炉顶上的矿仓加到炉子 里去的,一般是利用炉顶两侧的刮板运输机,将物料运至小料仓,然后经加料管加到炉膛里,物料给料和配料,采用电振器来进行。
    5)熔炼产物放出口
    在炉子的一端设有2~4个放低镍锍口,位于炉底以上200~500mm的不同标高上。电炉熔炼的低镍锍,通常是稍许过热的(1200℃)。当放出过热低镍锍时,放过热镍锍时,放出口附近的砖体为低镍锍所浸透,而放出口本身因受蚀而直径变大。为了使放出口具有一定的直径,在孔的外面装有耐火衬套。耐火衬套是用耐高瘟铬镁质材料组成,也有用石墨衬套的,其孔径为30mm。衬套嵌入可拆卸放出口的锥孔中,要使衬套孔的中心和砖体上的低镍锍口中心相一致,使衬套对正中心并固定起来,所用的工具是最大的铸环、长箍和楔子,可拆卸的放出口板用连板或楔子固定在炉子外壳上。[next]
    放渣口一般为2~4个,设在炉子另一端上,距离炉底的高度为1450~1750mm。放渣口的标高低于渣面,是渣含镍最低的部位。
    6)测温装置
    为了便于观察炉子的工作情况,在炉体的炉墙和炉顶等不同部位、不同熔池深度分别安装有热电偶,以测量指示各部位温室度变化情况。
    7)设备的冷却与知短网防尘
   (1)炉底冷却。电炉炉底和导电铜排设有通风冷却高施。电炉炉底由于镍锍 过热而有可能造 成炉底渗漏镍锍,采用处部强制通风进行冷却。每台电炉各用一台风机供风。炉底风机的运行视炉底温度高氏而定。当温底正常(400~500℃),可以不通冷却风;如温度过高(大于600℃),则必须通风。
   (2)供电短网(铜排)冷却。由变压侧引出的导电铜排有两种型式:一种是水冷式管状铜管采用循环水冷,另一种是片状铜排采用通风冷却。片状铜排外部装有密封罩,因此必须对导电铜排加以密封,以防止因粉尘堆积而造成片间知短路。密封罩用厚1.5~2mm钢板制成,并用炉底冷却风向罩内供风进行冷却。
    8)电极装置
    为了向电极供电,每根电极都有一套夹持、供电及使电极活动的装置。电极活动的装置。电极夹持的构件主要为铜瓦,并通过铜瓦向电极供电。铜瓦为铜质弧形中空或预埋铜管冷却的长瓦状水套,其弧形与电极的外圆相吻合.在同一水平上沿电极壳环抱配置,一般为6~8块。电极的上下活动机构可分为机械式与液压式两种,机械式的方法是通过卷扬设备带动电极上下活动,液压式的方法是通过固定于楼板上的液压缸的柱塞升降,带动固定于电极的压放同样可以通过机械的方法和液压的方法来完成,前者通过钢带的续接,而后者是通过多组液压设备来完成。川公司电炉的电极压放系统一直是采用洗衣液压方式,由以前的四组上下摩擦环、中间缸、二道 摩擦环及铜瓦楔紧起缸来完成,减少了中间缸,使设备更为简单。电极装置(包括夹持系统、升降压放系统)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电极的绝缘,应给予充分的注意。应保证在任何已情况下绝缘都安全可靠。

标签: 电炉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