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法漫出
A 常规法浸出工艺流程
由于浸出对湿法炼锌经济技术指标和浸出的后续工序能否正常进行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人们对浸出工艺流程十分重视。国内外炼锌厂根据各自的不同条件创造了多种不同的工艺流程,按浸出段数有:
一段浸出法—仅有一个中性浸出段;
二段浸出法—一个中性浸出段和一个酸性浸出段,或两个均为中性浸出段;
三段浸出法—一个中性浸出段和两个酸性浸出段,或两个中性浸出段和一个酸性浸出段;
中性浸出是指浸出过程终了时,浸出液的酸度接近中性、一般pH值为5.2~5.4 0酸性浸出是指浸出过程终了时,浸出液呈低酸性,通常含硫酸1~5g/L左右。由于一段浸出缺点较多,锌的浸出率很低,没有特殊原因一般很少采用。而三段浸出易造成设备过多,溶液量周转过大,因此一般多采取两段浸出。按操作过程有:连续浸出和间断浸出。连续浸出是指物料和溶液按一定比例连续不断地通过浸出设备(通常是几个串联的浸出槽)以完成浸出作业。间断浸出是指焙烧矿在浸出槽中分批周期性地进行浸出。连续浸出的优点是:(1)设备利用率高;(2)节约人力,劳动生产率高;(3)过程易实现自动化;(4)矿浆成分稳定;(5)浸出始酸较低,从而减少了有害杂质进入浸出液;(6)可采用热焙砂冲矿,节约焙砂冷却设备,利用热焙砂的物理热节约能耗。间断浸出的优点是:(1)能严格控制技术条件,准确控制浸出终点,能获得良好的中性上清液;(2)对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质量较差的焙烧矿(如高硅),能取得较好的浸出效果。
下图为株洲冶炼厂两段连续浸出及湿法冲矿的工艺流程图。
[next]
该流程为两段逆流浸出(仅对分级后的少量大颗粒原料增加一段酸浸),即一段中浸和一段酸浸。中浸上清液送净化,中浸底流进酸浸,酸浸后的上清液再返回中浸。特点是:在焙烧炉的焙烧矿排口下面设置一溜槽,热料直接排入溜槽内,在溜槽内有调配好的含酸30~50g/L的硫酸溶液(工厂称氧化液),连续排入流槽的热矿被水力连续输送到机械搅拌槽浆化,并送浸出工序。其优点主要有:省去了热焙砂的冷却设备;同时可以利用热焙砂的余热加热浸出溶液,减轻浸出槽的负荷。
下图为日本彦岛两段逆流连续浸出,它与株洲冶炼厂流程的区别是未采用冲矿,焙烧矿经冷却、筛分,大颗粒不经酸浸直接返回焙烧。该流程的优点是:浸出料经两次分级能较好地保证焙烧粒度,能取得较好的浸出效果;同时大颗粒中的锌主要以未氧化的硫化锌形式存在,浸出时不易溶解的ZnS返回焙烧,有利于提高浸出率。
下图为美国熔炼公司电锌厂一段中性连续浸出工艺流程。其特点是中性浸出浓缩底流经逆流洗涤后进行过滤,滤渣经干燥送炼铅厂。该流程的优点是流程简单,设备少,操作简单。在原料适宜,如铁酸锌少、锌可溶率高的情况下也是一种可选择的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