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研究证明:在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金可溶于硫脲的酸性溶液中,且以硫脲的硫酸溶液的溶金效果较好,同时证明金呈络阳离子Au(SCN2H4)2+的形式存在于硫脲的酸性溶液中。硫脲溶解金、银必须使其从零价态氧化成+1价的氧化态,硫脲在酸性溶液中也可被氧化。在有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铁离子等存在时,硫脲可逐步氧化成多种产物,首先生成的是二硫甲脒〔HN(NH2)CSSC(NH2)NH,简写作RSSR,其中R为C(NH2)NH],它可作为金、银的选择性氧化剂。硫脲氧化成RSSR的反应是可逆的,但若溶液的电位过高,RSSR将被氧化成下一步产物,如氨基氰、硫化氢和元素硫等,因此严格控制硫脲浸出液的电位,对于使硫脲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是重要的。
硫脲浸出金、银的基本反应可描述如下:
金的氧化:
Au=====Au++e- EӨ=1.692V (1)
金溶解于硫脲:
Au+2(TU)→Au(TU)2++e- EӨ=0.38V (2)
二硫甲脒的生成:
2(TU)=====RSSR+2H++2e- EӨ=0.42V (3)
此反应速度很快,生成的RSSR是活泼的氧化剂,并且在金的溶解过程中是必须的,反应式(2)与(3)结合便得到总反应:
Au+RSSR+2H+=====Au (TU)2+ (4)
银也发生类似的反应:
Ag+RSSR+2H+=====Ag(TU)2+
反应(4)的EӨ=0.04V,△GӨ=-7750J/mol。
在含Fe3+溶液中,Fe3+可起氧化剂作用:
Fe3++e-=====Fe2+ EӨ=0.77V (5)
反应(2)与(5)相加得到:
Au+Fe3++2(TU)=====Au(TU)2++Fe2+ EӨ=0.39V (6)
对银而言也有类似的反应:
Ag+Fe3++2(TU)=====Ag(TU)2++Fe2+
反应(6)的△GӨ=-37 595 J/mol,比反应(4)具有更大的溶解趋势。因此外加氧化剂和生成二硫甲脒同样是有利于溶金的。[next]
从表1所列数据可知:较为理想的氧化剂为高价铁盐、二硫甲脒、二氧化锰和溶解氧。普拉克辛的试验表明:当采用漂白粉、高锰酸钾、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金溶解量小而溶液中却很快出现元素硫沉淀,说明此时硫脲很快被氧化分解而失效。
表1 常见氧化剂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值 | ||||||
氧化电对 | H2O2/H2O | MnO4-/Mn2+ | CrO42-/Cr3+ | Cl2/Cl- | ClO4-/Cl2 | Cr2O72-/Cr3+ |
EӨ/V | 1.776 | 1.507 | 1.447 | 1.395 | 1.385 | 1.333 |
氧化电对 | O2/H2O | MnO2/Mn2+ | NO3-/HNO2 | Fe3+/Fe2+ | (SCN2H3)2/SCN2H4 | SO42-/H2SO3 |
EӨ/V | 1.228 | 1.228 | 0.94 | 0.77 | 0.42 | 0.17 |
酸液中氧的氧化能力较强。由于硫脲酸性液处理含金矿物原料时必有部分铁等杂质进入浸液中,因此,溶金时只需不断地向矿浆中充入空气,高价铁盐即可得到再生,而溶液中的溶解氧本身也足可使金氧化而使其转入浸液中。
实验证明,浸金时向矿浆中鼓入氧气可提供较稳定的氧化性气氛,而活性更强的氧化剂如过氧化氢会使硫脲消耗过多,这是因为RSSR不可逆地被氧化成下一步产物。RSSR的生成反应为:
当硫脲浓度和溶解氧的压力一定时,金溶解反应的推动力随介质pH和金硫脲络阳离子浓度的降低而增大,而当介质pH一定时,溶解反应的推动力将随溶解氧压力和硫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下图为25℃时Au(Ag)-SCN2H4-H2O系电位-pH图。从图中可看出:金溶解生成Au(SCN2H4)2+的线①在电位0.3739V处,而银溶解生成Ag(SCN2H4)3+的线②为0.1142V。故从热力学上,Ag线电位比Au线低,硫脲溶银比溶金容易。且①线和②线均与④线相交,与金溶解线①相交点对应的pH=1.78,与银溶解线②相交点对应的pH=6.17。也就是说:金溶解的pH不大于1.78,银溶解的pH不大于6.17。只有硫脲溶液pH小于交点对应的pH时,氧化剂才能使金、银氧化并与硫脲络合为络离子进入溶液。若溶液pH大于交点对应的pH,硫脲的氧化反应则会加强,而生成的二硫甲脒分解成S2-、H2S、CNNH2等被消耗,并使已溶的Au(SCN2H4)2+和Ag (SCN2H4)3+络离子还原为金属沉淀,溶液的pH愈大,硫脲氧化的趋势也愈强,已溶金、银络离子的还原也愈多。此时生成的二硫甲脒对金、银也不起氧化作用。[next]
硫脲为一有机络合剂,从表2数据可知,采用硫脲酸性溶液溶金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同时也可发现,当原料中含汞、铜、铋时,会降低硫脲的溶金效率,增加硫脲耗量。
表2 某些金属硫脲络合物的解离常数(PK值) | |||||
络阳离子 | Au(SCN2H4)2+ | Ag(SCN2H4)3+ | Cu(SCN2H4)4+ | Cu(SCN2H4)3+ | Cd(SCN2H4)3+ |
pK值 | 22.1 | 13.6 | 15.4 | 12.82 | 2.92 |
络阳离子 | Hg(SCN2H4)42+ | Hg(SCN2H4)22+ | Pb(SCN2H4)32+ | Bi(SCN2H4)62+ | Bi(SCN2H4)92+ |
pK值 | 26.2 | 21.91 | 1.77 | 11.94 | 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