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研究把浸取温度都局限于110
在中温酸浸的开发研究方面,早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苏联的研究人员就发现,浸取温度在硫的熔点之上,加人少量氯化物能够强化镍铁磁黄铁矿的浸取,产生的硫不会阻止硫化矿的进一步浸取。诺兰达(Noranda)矿业公司开发了一个浸取黄铜矿的流程,浸取温度在130~145`C。
近十多年中温浸取黄铜矿很受重视,人们在克服产物单质硫对浸取反应的影响的研究中,更注重从工业应用和工程方面寻找解决办法。
在黄铜矿浸取时,浸取大部分铜的速度都非常快,只有大约10%~20%的铜需要比较长的浸取时间。为了缩短在高压釜中的停留时间,采取两段回收铜,第一段在较短的时间内浸取85%~90%的铜。而后从渣中浮选回收未反应的铜精矿,干燥后,熔融过滤,分离硫。余下的铜精矿再经磨矿后,返回浸取。虽然这种铜精矿是属于难浸的部分,而且仍含有许多单质硫,但是它们的浸取速度并不比原料铜精矿慢。而返回的单质硫在浸取过程中并不被明显氧化。因此,通过两次浸取,铜的总浸取率完全可以达到98%~99%。在浮选时,大部分金进入硫化矿精矿。近来研究表明,留在浮选尾矿中的金可以通过直接氰化回收,而且氰耗并不大。
对于含黄铁矿很高的低品位精矿,将黄铁矿全部氧化是不合理的。迪那泰克采取的办法是细磨矿石,稍稍延长浸取时间,使铜尽量浸出,但黄铁矿并不完全氧化。金的回收率则决定于它的赋存状态以及在浮选时的分布。银可能生成银的铁矾盐,在银的含量较高时,必须用石灰在
参考文献:
1.Gupta,C K,Mukherjee T K,Hydrometallurgy in Extraction processes,Vol.1,CRC Press,1990,Boston
2.Berezowsky R M et al.,JOM,1999,12,Gup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