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新工艺新技术---浓缩的基本原理(三)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888

    (2)沉降界面清晰,沉降曲线圆滑而无临界压缩点时,沉降试验及数据处理宜用切线法,如图4(b)和(c)所示。
    在沉降试验所得到的t-H曲线上选取几个点Ai(ti、Hi),分别作曲线的切线,交纵轴于Bi诸点,按10式计算沉清界面高度在各Bi点以下的矿浆的平均单位体积固体含量:

    式中  i———选点的次别;
          cp,i———澄清界面沉降到Bi时,Bi以下矿浆的平均单位体积的固体含量,t/m3;
          Ho———量筒内矿浆面的高度,m;
          Bi———切线在纵坐标上的交点高度m..
    按(11)式计算各次试验的沉降曲线上所选各点的沉降速度:

    式中  i———试验的次别;
          υij———沉降曲线上所选各点的沉降速度,m/h;
          Hi———曲线上所选各点的高度,M;
          ti———上述各点的沉降时间,h.
    按下式求出所需最大单位浓缩面积:

    式中  amax———所需浓缩机的最大单位浓缩面积,m2/(t·h-1);
          υmin———各次试验的沉降曲线上所选各点的沉降速度中之最小值,m/h;
          Cpij———试验矿浆的沉清界面沉降到Bij时,Bij以下矿浆的平均单位体积的固体含量
                   t/m3;
          Cp———初始矿浆单位体积的固体含量,t/m3.[next]
    (3)沉降界面不清,作不出沉降曲线时(例如矿浆不易沉清,而又不允许往其中添加絮凝剂),沉降速度测定及计算可按下述步骤进行。
    选取若干个容量为2000毫升的量筒,配制设计要求的同一浓度的试样,分别装入各量筒。按不同的沉降时ti分别取出各量筒液面下某固定高度h的液体,按(14)式计算其沉降速度υi,并分别测得其悬浮物含量ci,绘制υi--ci曲线,根据该曲线,按设计要求的溢流水质c确定其沉降速度:

    式中  h———沉降高度,m;
          ti———达到设计要求的溢流水质所需沉降时间,h.需要的浓缩面积为:

    式中  Q———设计的溢流量,m3/h;
          K———安全系数,按选用的浓缩饥大小取,K=1.1~1.2.

标签: 新工艺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