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生产工艺技术(三)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729

    2.电解生产的主要设备—铝电解槽简介
    (1)铝电解槽的演变在铝电解工业中,电解槽的大小,一般也称电解槽的容量,皆以其电流强度的大小表示。铝电解槽的电流强度,也是经历了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各国铝厂的系列电解槽的电流强度,在2-5万安培,战后到1952年发展到6-8万安培。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到15-20万安培,目前则已达到30万安培以上,并已开始研究开发更大容量的电解槽。
    ①第一阶段(初期的预焙槽)  在铝电解法投入工业生产初期,电解槽很小,电流强度低,使用的阳极是预焙的石墨或碳素制成的,阳极电流密度高达6-7A/cm2,电耗增高至90000 kW.h/t铝,生产成本高,铝价昂贵。例如,1888年时用于生产的是4000A的电解槽,电解槽有一个方形阳极,阳极电流密度为6.4A/cm2,槽电压为10V,电耗为42000kW.h/t铝。但1933年时电解槽的电流强度就已经达到55000A,有预焙阳极22块,阳极电流密度降至1.01A/cm2,电耗降至20000 kW.h/t铝。
    ②第二阶段(旁插槽)  早在1923年挪威就开始采用8000A的旁插槽。美国在1927年开始用直径为2.lm、高1.5-1.6m的圆形旁插阳极,其电流强度为25000-30000A。以后旁插槽逐渐发展,直到取代初期预焙槽。当时的旁插槽具有如下特点:
    a.阳极数目少,操作简易,能适应大一些的电流强度;
    b.阳极不需预制,省去了成型和焙烧过程,无残极,阳极成本下降;
    c.电解槽安装了密闭装置,环保和劳动条件有所改善。
    图2是旁插槽的示意图。

[next]

    ③第三阶段(上插槽)  上插槽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试用,60年代初期扩展到一些产铝国家。与旁插槽相比它的优点是:
    a.导电系统进一步有所简化;
    b.电解槽和阳极的操作便于机械化、自动化;
    c.集气罩密闭性好,抽出气体量小,有利于净化处理;
    d.能适应大一些的电流强度。
    上插槽也有严重不足之处:
    a.电解槽上部结构,阳极提升机等机械设备复杂;
    b.二次阳极烧结质量不好,影响生产效率,电耗较大,阳极事故相对较多;
    c.在集气罩里的阳极侧部易氧化,易产生裂纹和裂缝。
    图3是上插槽的示意图。

    ④第四阶段(现代预焙槽)  预焙槽有两种类型,一是边部加料式(如图5-7所示),一是中间加料式(如图5-8所示)。初期预焙槽经过很多改进,并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装备,出现了现代预焙槽,目前世界上新建铝厂几乎全部采用现代预焙电解槽。它的优点是,能适应更大的电流强度,电耗更低,上部结构简单,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环保条件好。缺点是有15%-20%的残极需处理,阳极要事先预制好,这就使阳极的成本大为提高。图4和图5分别为边部加料预焙槽和中间加料预焙槽的示意图。[next]

    (2)铝电解槽的构造简介目前世界上有四种类型电解槽,除连续预焙阳极电解槽外(目前只有法国一家电解铝厂),现分别就其余三种类型四种结构的电解槽作简要介绍。
    ①阳极结构  旁插自焙阳极电解槽的阳极外有用于阳极成型和保护阳极的铝。铝壳通常用厚度约为1mm的铝板制成,沿阳极四周围成高1m左右的无底方箱状。在生产过程中铝壳和阳极碳素一起消耗,定时用铝铆钉接合新铝壳予以补充,阳极糊就加在铝壳箱内。阳极借助自身的电阻热和电解质熔液传给的热量一边工作,一边焙烧成型。阳极侧下部钉有钢制阳极棒,同时起导和承载阳极质量的作用,阳极棒随阳极消耗而下降,因此,需进行周期性地拔、钉棒工作。最下一排阳极棒的头部卡入一个特制的U形吊环内,通过用槽钢焊成的阳极框架及滑轮组吊在阳极提升机的升降装置上,并通过四个属支柱支撑包括阳极在内的整个上部结构的质量。

标签: 工艺技术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