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dp碳为碳颗粒的平均粒径;ρ钛料为钛料的密度;ρ碳为碳颗粒的密度;dp钛料为钛料的平均粒径。
良好流化态氯化主要条件如下。
①流化速度(u)。选择适宜的流化速度(u)是建立良好流化的关键。
实测的空气为流体,钛渣和石油焦不同粒径在常温下与临界流速的关系如图6所示。它表明两种物料在同一流速(u)下相比较,石油焦粒径要大一些,与经验公式相符。在实际应用中流化时一般气流速度较大,物料混合强烈,尽管两种物料密度相差较大,但因粒度也相差较多,相互有一定比例,并且粒度也有一定范围,所以床层中分层现象并不明显。
按定义umft,事实上ut与umf之比值约为50-100,范围相当宽。必须根据冷模试验确定好氯气的空塔流速(u)。当流化速度低时,氯化速度低,生产率也低;当流化速度高时,细粉料被带出炉外的量大;降低了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尾氯中含氯量增加对氯化过程是不利的,增加了环保处理费用。适宜的流化速度u是umf的5-10倍。[next]
②炉体的结构。流态化氯化炉的炉体结构对形成良好流化有很大影响。常见的为扩散型,主要参数有流态化段高度-直径比、扩大段直径一流化态段直径比等。结构简单的扩散型流态化氯化炉主要由炉体、气流分布器、加料器、排渣器、气固分离器和测量仪表组成。炉体按部位由炉顶、炉身和炉底三部分组成。按结构,外层是钢材焊接而成的炉壳,炉壳内层是密封和融热材料,最里层是炉壁。炉壁可由数层耐火和保温材料砌成,或用耐高温、耐氯气腐蚀、耐冲刷、气密性好的料捣固而成。常选用酸性或半酸性耐火材料作炉衬材料,如石英砂、炭砖等。特别是流态化段,温度高、氯气浓度大、含碳量高,易被反应熔融。物料对炉壁冲刷严重加重损坏,为提高炉龄常把炉壁加厚。为防止渗漏氯气内衬砌筑最好一气呵成,防止在续接处渗氯。
炉壁结构举例:外层为捣固层,用矾土骨料混凝土或磷酸盐捣固材料捣固而成。厚度185mm。第二层为耐火砖,用豁土砖或其他半酸性耐火砖砌成。流态化段厚度为165mm,扩大段厚度为120mm,过渡段用异型砖。流态化段加厚两层。第三层为熔铸层,用电极糊熔铸而成。厚度200mm。流态化段内层为预制圈层,它用磷酸铝矾土骨料混凝土捣固预制的。便于损坏时更换。厚度约为300mm。
炉体主要参数及生产能力见表1。
④反应温度。在温度升高时流态化氯化速度随着加快。在流态化炉高钛渣加碳氯化实验表明,在低温(300-700℃)区,化学反应是控制步骤;在高温区,即温度大于700℃时,扩散为控制步骤。在实践中流态化氯化的操作温度都在比较高的温度下进行,便于获得高的氯化速度。由于氯化高温下的腐蚀性强,为使工艺安全,给设备制造带来很多困难,也使造价升高。较适宜的温度为900~1000℃。
氯化工艺特点比较见表2。[next]
[next]
通常操作中常用普通仪表粗略地判断流化状况,富钛料流态化氯化常用的判断依据如下。
①床层压降的脉动振幅小,频率高,流化质量好。
②流态化层中轴向和径向温度越均匀一致,温度偏差越小,流化质量越好;测点上温度稳定,反映流化床层波。
③排渣困难,炉渣流动性差;流化质量差。
④炉气中游离氯<1.0%,表明床层中氯气与物料接触充分、氯化完全,流化质量好。
流态化氯化炉出现异常现象的判断和处理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