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浮选新工艺——矿浆温度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987

    矿浆温度在浮选过程中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浮选的一个重要因素。调节矿浆温度条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药剂的性质,有些药剂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二是有些特殊的工艺,要求提高矿浆温度以达到分选矿物的目的。
    (一)非硫化矿加温浮选
    在非硫化矿浮选实践中,使用某些难溶的、且其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的捕收剂(如脂肪酸和脂肪胺类)时,提高矿浆温度可以使他们的溶解度和捕收力增加,常能大幅度降低药耗和提高回收率。
    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萤石时,浮选技术指标与矿浆温度密切相关。试验表明,在矿浆温度5~35°范围内,矿浆温度对萤石浮选将产生影响。
    油酸用量与矿浆温度有如下函数关系:

    Y=1110-27x

    式中  y———油酸用量,g/t;
          x———矿浆温度,℃。
    欲得到相同的选矿指标(精矿品位89.36%±1.04%,回收率96%±1.30%),当矿浆温度为5℃时,油酸用量需高达1000克/吨,在温度为35℃时,油酸用量仅需250克/吨。
    此外,白钨粗精矿精选的“彼德罗夫法”,就是在高温的浓矿浆中,利用水玻璃的选择解吸作用,提高白钨与方解石、萤石分选的工艺。
    (二)硫化矿加温浮选
    用黄药类捕收剂浮选多属硫化矿时,将混合精矿加温至一定的温度,可以促使矿物表面捕收剂的解吸,强化抑制作用,解决了多金属混合精矿在常温下难以分选的问题。加温浮选的实质系利用各种硫化矿表面氧化速度的差异、扩大待分选矿物可浮性差别。目前采用的硫化矿加温浮选有如下各类方法。
    A -混合精矿的加温浮选分离
    (1)矿浆直接加温法;
    (2)SO2矿浆加温法;
    (3)亚硫酸-蒸气加温法;
    (4)硫酸一矿浆加温法。
    在上述工艺中矿浆加温的作用,主要认为是选择性解吸方铅矿表面的捕收剂,并使其表面氧化亲水,在有抑制剂(SO2,H2SO3和H2SO4等)存在下,进一步强化对方铅矿的抑制作用,故能改善铜、铅浮选分离效果。
    B 铜-混合精矿的加温浮选分离
    (1)硫化钠-蒸气加温法;
    (2)石灰-蒸气加温法;
    (3)氰化物加温法;
    (4)组合用药(NaHS/Na2SO3+NaCN)-矿浆加温法。
    上述工艺中,矿浆加温的作用主要加强选择性解吸铜矿物表面的捕收剂,并促进抑制剂对铜矿物的抑制作用。因此,能有效地提高铜-钼分离浮选的效果。
    铜-混合精矿的加温分离浮选
    (1)自然氧化-热水浮选法;
    (2)石灰-蒸气加温法。
    上述工艺适用于抑铜浮锌。矿浆加温有利于铜矿物表面捕收剂解吸及表面氧化,而锌矿物受铜离子活化,不易受抑制,故加温矿浆有利于铜-锌分选。
    加温浮选工艺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尚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在实践中应加以注意并进一步解决。
    (1)要防止中矿的恶性循环。石灰-蒸气加温法或用其他抑制剂加温法,对矿物的抑制作用较强,但不加药剂的加温法,主要是靠选择性解吸,因而对矿物的抑制作用较弱。因此常常造成大量中矿循环。为了减少中矿循环,应严格控制矿浆温度,如精选、扫选作业的温度、应略高于粗选温度。
    (2)应注意改善劳动条件。由于矿浆加温,会使厂房温度升高,水蒸气和药物分解产物(如CS2等)增多。因而使劳动条件变坏。
    (3)要注意机械的润滑和防腐。由于加温,浮选机受热,轴承润滑油会溶化流出,应采用耐高温润滑脂来代替黄油,防止润滑油流入矿浆,损坏浮选机部件和破坏浮选过程的稳定。

标签: 矿浆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