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矿于本世纪五十年代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设计能力4000t/d。
(1)矿石性质:铜山铜矿为接触变质高温至中温热液交代型矿床。矿石工业类型分含铜矽卡岩、含铜闪长岩、含铜黄铁矿三种类型,各类型比例分别为65:15:25。
含铜矽卡岩以石榴子为主,含有透辉石、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方解石等。含铜闪长岩以斜长石、角闪石为主,黄铜矿多含于石英脉中。含铜黄铁矿类型以黄铁矿、白铁矿为主,含有黄铜矿、磁铁矿、斑铜矿、石英、方解石等。
硫化矿中含铜矿物以黄铜矿为主,次为斑铜矿、辉铜矿。其它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黄铁矿,其次为赤铁矿、白铁矿、闪锌矿、辉钼矿、软锰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榴子石、方解石、石英、透闪石、阳起石、斜长石、绿帘石、绿泥石、滑石、磷灰石、绢云母等。
黄铜矿多呈浸染状和细脉状,少数与斑铜矿共生,呈环带状产出。尚有少数黄铜矿颗粒包裹于磁铁矿中。黄铜矿一般颗粒为0.25~0.33mm,最小者为0.003mm;斑铜矿一般颗粒为0.13~0.17mm,最小者为0.00167 mm。
氧化矿大部分为黄褐-褐-红褐色矿块,疏松多孔。氧化强烈时呈粉末状产出。其中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其次为孔雀石、斑铜矿、铜蓝等。铜矿物颗粒一般为0.08~0.25mm。
选矿厂原矿、精矿和尾矿的多元素分析见下表,物相分析见下下表。
矿石普氏硬度9~17,密度3.1t/m3,松散密度1.8t/m3,自然安息角38°。
(2)工艺流程:矿石来源于露天矿和坑下矿,现露天已结束,全部处理坑下矿。
原设计碎矿流程为三段开路。投产后,由于矿石含泥含水较大,生产无法进行,增设洗矿设施,经过多次改进,粗碎前及细碎前分别设置洗矿的碎矿加洗矿流程。该流程是粗碎前条格筛上加高压水洗矿,细碎前预先筛分再次洗矿。洗矿筛下小于20mm分别进入三台ф2400单螺旋分级机(粗碎脱泥两台、细碎脱泥一台),螺旋返砂用带式输送机直接送粉矿仓。矿石经两段洗矿,保证了碎矿生产的正常运行,这对已建矿山未考虑洗矿而以后又需增设洗矿的选矿厂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破碎洗矿流程见下图。
为降低碎 矿产品粒度,提高磨机处理能力,选矿厂曾将三段开路流程改为三段一闭路流程,目前处理量仅1200t/d,与设计4000t/d相比,设备富余能力较大,加之改闭路后,厂房出现裂痕,现仍恢复三段开路流程,由于精心操作管理,最终破碎粒度仍控制在小于20mm占8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