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萃取-电积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728

一、铜萃取过程

萃取设备一般采用多级逆流混合澄清器。萃取参数,如萃取级数、有机相中萃取剂的浓度、在混合室中两相接触时间,在澄清室的分相时间、两相的相比等均由试验选定。萃取效率决定于萃取体系的性质和设计的混合澄清器的级效率。在萃取体系一定时,主要看设备的设计水平高低和加工的质量状况。

萃取过程中两相的流向和过程可由图1来说明。

图1  铜萃取过程示意图

由图1可知,铜浸出液与有机相在混合澄清器中作逆向运动。铜浸出液自第1级的混合室底部进入,与第2级澄清室溢流而来的有机相混合,实现萃取;搅拌不仅使两相混合均匀,而且将混合液体排往澄清室,让两相静置分层。铜浸出液经第1级混合萃取,与有机相混合后被排往第1级澄清室分层,再由第1级澄清室底部进入第2级混合室,如此渐进,直到第4级的澄清室底部排出,成为萃余水相,返回作堆浸的溶浸液。贫(新)有机相从第4级混合室进入,与经过几级萃取的铜浸出液逆流混合后,排往第4级澄清室静置分层,再溢流进入第3级混合室,如此渐进,直至第1级澄清室成为饱和有机相排出,经洗涤后再进行铜的反萃取。

反萃取的操作如同萃取;所不同的是在萃取中,铜浸出液作连续相,有机相作分散相,而在反萃取时,有机相作连续相,而水相(反萃液)作分散相。

在铜的萃取与反萃取操作中应该注意下列事项:

(一)保持界面的稳定性。萃取过程的恶化,通常是界面的不正常反映在先。运行中如发现界面不稳,必须找出原因,调整萃取参数,努力维护界面的稳定性。

(二)为了防止产生第三相,铜浸出液中的含固量应小于2×105,一般应经检查过滤。

(三)贫有机相应定期纯化处理,及时清除贫有机相中积累的Si,Ca,Mg等杂质。

二、铜电积过程

铜电积工艺已十分成熟,可根据反萃取液(即电积原液)的性质,工厂已有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来选定槽电压、电流密度、电积尾液中铜浓度和硫酸酸度等参数,制定规程。其操作过程较为简单,按预先设定的溶液流速,让电积原液进入电积槽进行电积,溶液中的Cu2就逐步在始极片(阴极)上沉积。为了保证阴极铜质量,一般需注意下列事项:

(一)电积原液进入电积槽前,需加一套去除残余有机相的粗粒化装置,避免出现黑铜。

(二)电积尾液中的Cu2浓度不低于10g∕L,因为Cu2浓度低于10g∕L时,其电极电位降低,此时H,As,Sb,Bi等可能与Cu2一起在阴极上析出,将严重影响阴极铜质量。

(三)电积液中的离子浓度不高于5g∕L,因为Fe3在电积条件下能促使已沉积于阴极上的铜溶解,降低电流效率。

(四)电流密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200A/m2以下。因为电流密度增大,生产量虽然提高了,但在阴极上Cu2沉积速度过快,从而使阴极铜粗糙,甚至出现粉状结构。

(五)电积过程中宜加入少量添加剂,如干酪素、硫脲、动物胶等。少量添加剂的加入,能使铜沉积更均匀,结晶致密,表面光滑。它们加入量一般小于50g∕tCu。

下表是国内外几个企业的铜电积生产技术指标。

表  国内外几个企业的铜电积生产技术指标

生产技术指标

武山铜矿

国内某厂

鲁依鲁厂(扎伊尔)

思昌加厂(赞比亚)

蓝乌厂(美国)

丘基卡玛塔厂(智利)

Cu2(g∕L)

40

70~80

30

45

36

22

电积H2SO4(g∕L)

~140

25~30

7

29

146

54

原液Fe2(g∕L)

2.7

6~7

1.8

2.1

0.2

3.4

    Fe3(g∕L)

1.0

0.5

1.3

1.4

电积Cu2(g∕L)

15~18

12

15

28

33

8

尾液H2SO4(g∕L)

180

125

31

59

151

60

周期(d)

7

7

4~5

8

5~8

阴极 质量(kg)

20~25

20~30

50

40~50

60

70

     数量(块)

12

15

228

40

72

阳极数量(块)

13

16

229

41

73

阴极铜含量(%)

99.95

99.95

99.95

99.54

99.9

99.9

电积温度(℃)

25~35

40

25~35

55

25

30

电积槽数(个)

216

800

48

682

生产量(t∕a)

80

175000

110000

5000

13000

    电积液流速     (L∕min)

40

~10

15

15

50

槽电压(V)

2.0

1.9~2.1

2.3

2.35

2.0

2.06

电流密度(A∕m2

150

175

240

200

180

130

电流效率(%)

85

80~85

85

80~85

76

电耗(kWh∕tCu)

2100

2100

2800~3000

2300

2600

2200

标签: 萃取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