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NIM设备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英国伦敦帝国大学化工系克卢蒂(Cloete)和斯特里特(Streat)发明的C-S离子交换设备(见图1),他们两人从1961年开始研究采用双层塔板的离子交换塔。两层塔板离得很近,而且两层塔板的开孔相互错开。当进液突然停止时,各交换室的树脂能停留在塔板上,操作比较稳定,不容易乱床。1967年他们获得了英国专利权。
图1 C-S离子交换塔示意图
南非国家冶金研究所以C-S离子交换塔的研究成果为起点,研究多级流化床。于1971年和1972年分别在塔板设计和控制树脂存留量方面取得了专利。
1975年下半年开始设计用于金矿浸出液中回收铀的多级流化床。其结构特点:
一、吸附塔直径:2.5m
二、塔板间距:1m
三、塔板开孔孔径:12mm
四、塔板开孔率:2%
五、除底塔节外,其余各级用简单的穿孔板隔开,底塔节塔板布液孔安装罩帽,用以控制树脂存留量以及转移的树脂量。
六、饱和树脂排出时先进入树脂转移仓,用水压提升。塔顶用Φ1.22m转动筛脱水,其上铺50目不锈钢网。
达到的效果:
进塔浸出液铀浓度200mg/L,吸附后尾液降到~1mg/L,运行17个月树脂损失的月实测数据为0.25%。布液均匀,操作稳定。各交换室的树脂存留量在一定的流速条件下基本一致,连续运转17个月操作正常。
在直径2.5m的塔成功地运转17个月的基础上又设计了直径为5.5m的大塔,塔总高30m,同样用于从金矿浸出液中回收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