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细菌堆浸已在铀、铜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但对细菌在堆浸中的作用和机理的看法尚不统一,有人认为是直接作用,有人认为是间接作用,持后一观点的人认为细菌不与铀、铜等直接起反应,不应把细菌看成是铀、铜的溶浸剂。目前倾向性的看法认为,细菌把矿石中的硫化矿氧化,产生硫酸和硫酸高铁;硫酸高铁是低价铀、铜的硫化矿的良好氧化剂,硫酸是铀、铜的溶浸剂。此外,细菌在氧化硫化矿的同时,破坏了矿石原来的晶格和结构,使原先被包裹的金属暴露在溶浸液中,从而使常规堆浸时不能浸出的金属也能溶解,提高了浸出率。
对于铀矿石的细菌堆浸,一般用下列化学反应表示:
2FeS2+2H2O+7O2 2FeSO4+2H2SO4 (1)
4FeSO4+2H2SO4+O2 2Fe2(SO4)3+2H2O (2)
2S+2H2O+3O2 2H2SO4 (3)
Fe2(SO4)3+UO2 UO2SO4+2FeSO4 (4)
反应式(4)所产生的硫酸亚铁又按反应式(2)氧化,如此循环,直至浸出结束。
对被包裹在砷黄铁矿中的金的细菌预处理的化学反应如下:
4FeAsS+13O2+6H2O 4H3AsO4+FeSO4
4FeSO4+2H2SO4+O2 2Fe2(SO4)3+2H2O
Fe2(SO4)3+2FeAsS+4H2O+6O2 2H3AsO4+4FeSO4+H2SO4
所谓的细菌预处理实质是细菌氧化砷黄铁矿,把被砷黄铁矿包裹的金解离出来,故在实验和生产中往往要测定矿石在细菌预处理中的脱砷程度,细菌预处理后的矿石再进行金的氰化浸出。由此可见,细菌在堆浸金矿石时,细菌并未直接参与浸金过程。
持直接作用观点的学者常举出针镍矿被细菌腐蚀,镍被溶解,以及用某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氨基酸能直接溶解金作为例子来证明他们的观点的正确性。我们认为,对于细菌在铀、铜、金堆浸中的作用是间接的;对矿石中的硫、铁、砷来说,则是直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