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胶片和印像纸中回收银的主要方法有焚化法和溶解法。
一、焚化法
此法广泛用来处理大量胶片和像纸。已知有美国空军武器实验室研制的、日处理胶片6.8kg的10-GSX型焚化炉(图1),美国空军战略侦察中心1970年发明的、用丙烷作燃料、日处理胶片和像纸362kg的1150型焚化炉(图2),以及美国最大的感光材料生产厂-伊士曼柯选(Kodak)公司设计的、每小时处理胶片2041kg的大型焚化炉等。尽管焚化法毁掉了高价的片基,也易造成银在烟尘中的损失,但此法具有处理量大、廉价、且易于操作的优点。
为了减少银在烟尘中的损失,柯达公司的大型焚化炉由两个燃烧室组成、并配有冷却和收尘系统。这种炉是将胶片和像纸于第一燃烧室中供入限量的空气缓慢燃烧。并于第二燃烧室,供入过量的空气使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温度可达750℃,经喷水雾降温至316℃后由静电除尘器回收烟气中的银,产出的灰分(焚化胶片的灰分含银46%~52%,像纸的灰分含银0.6%~0.7%)和捕收的烟尘,可采用电弧炉熔炼。也可用稀硝酸溶解,加盐酸沉淀银,再加碳酸钠熔炼,或经稀硝酸溶解后送电解提银。
图1 10-GSX型焚化炉
1-次燃烧室;2-辅助燃烧器;3-二次燃烧室;
4-废气;5-灰分盘;6-喷水嘴
图2 1150型焚化炉
若将胶片于(500±5)℃下焚化,所得的胶片灰先经4%NaOH液浸洗,并用热水洗涤浸出渣后,再用含10%H2O2的2mol/L硫酸溶液处理浸出渣2h,可使91.75%的银进入溶液。
二、溶解法
(一)硝酸溶解法。将胶片加入5%HNO3溶液中,加热至40~60℃浸煮10min,银即全部从胶片上溶解。
(二)醋酸法。此法是将废胶片剪碎,加醋酸在32~38℃条件下溶解,银即进入溶液。再用电积法提取溶液中的银。
(三)重铬酸钾催化法。该法是将切碎的胶片置于盐酸或溴酸液中,加入重铬酸钾作催化剂,此时胶片上已还原的银即转化为卤化银。再用硫代硫酸钠溶解,送电积提银。但此法由于加入重铬酸盐而产生污水,且重铬酸盐的转化过程只需几秒钟就能完成,给操作带来困难,因而易影响银的回收率。
(四)碱浸法。这种方法是将碎胶片于10%NaOH液中浸煮,使银转入碱性液中。再加硫酸中和至pH6~7,银即生成硫化银沉淀。
(五)蛋白酶分解法。此法是于30~70℃下,用含蛋白酶的pH6.8~7.2水溶液溶解胶片,可使片基中的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氯基酸,片基上的银层即脱落而获得银渣。在同样条件下,使用朊酶、淀粉酶或脂肪酶的水溶液也同样有效。此法用于处理已感光并冲洗过的胶片时,如欲获得卤化银渣,则先应经过重铬酸盐和盐酸的溶液处理,使胶片上已还原了的银转化成氯化银,再用蛋白酶等处理。
此外,使用有机溶剂芳基醚、苯酮醚和二羧醋酯等,在165~225℃溶解碎胶片15min,可使聚脂基体溶解,而获得金属银和卤化银沉淀。
以上各种方法获得的卤化银沉淀,均可于含硫代硫酸钠200~300g∕L、亚硫酸钠30g∕L、冰醋酸30mg∕L的水溶液中搅拌浸出银。浸出液送电积提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