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氯化浸出的低银液中回收银试验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192

本试验所用氯化浸出含贫液,分别来自FeCl2-O2浸出硫化精矿、Cl2-O2浸出闪矿精矿和FeCl3浸出方矿精矿的浸出液。在此氯化浸出液中,银呈络离子〔(AgCl43〕状态存在,加入NaI使银生成AgI沉淀。经过滤和倾析洗涤后,再加入Na2S使AgI转化为Ag2S沉淀,并使价格昂贵的NaI获得再生供循环使用。其反应为;

(AgCl43+NaI AgI+NaCl+3Cl

2AgI+Na2S Ag2S+2NaI

实验共进行五批,每批分别处理上述三种含银0.05~0.07g∕L的浸液8L。实验结果表明,当这三种浸液中分别含(g∕L)铜10、铅5和锌200时,对银的回收率无明显影响,但溶液的pH、温度和化钠加入量对作业有明显影响。

pH值:溶液pH应保持在2.0以下,以免AgI沉淀时Fe生成Fe(OH)3共沉淀而污染AgI。Na2S用量只需超过化学计算量的5%,就可在10min内使95%的AgI转化为Ag2S。即Na2S的加入终点为pH10.5,不可过量,以免影响NaI再生液的返回使用。有必要时,可在Ag2S过滤前往溶液中加入适最FeCl2使过量Na2S的S2生成FeS除去,此一反应应控制在pH≤7.0时完成。

液温:上述反应生成的AgI沉淀,只有在液温21℃时才容易絮凝,便于洗涤和过滤。温度上升至34℃只出现轻微的絮凝现象,至49℃时完全不出现絮凝。由于生成的AgI粒度极细,当在液温21℃时通过慢慢搅拌可使AgI有效絮凝,然后静置60min再进行滗析,可回收95%的AgI。

碘化钠加入量,按化学计算量加入碘,银生成AgI的沉淀率可达92%;当碘的加入量为化学计算量的1.2倍时,AgI的沉淀率可达99%。从银的沉淀至碘化钠的再生,作业过程碘的损失率为4.8%。

此法可普遍用于从含氧的氯化浸出贫银液中回收银。产出的Ag2S含Ag85.0%、S12.6%、Fe、Cu、Pb、Bi等杂质低于2.5%。将其置于含NaOH的碱性液中,加粉使之还原为属银:

2Al+2NaOH+2H2O Na2Al2O4+6H

6H+3Ag2S+6NaOH 3Na2S+6H2O+6Ag↓

还原沉淀的粗银,再经火法精炼提纯。

标签: 浸出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