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硫化镍矿床在选矿过程中产生近30万吨的尾矿。该尾矿虽然含镍极低,但采用磁选可获得含镍硫化矿,且含镁较低。目前,关于硫化镍矿处理有火法熔炼、加压浸出、常压浸出、焙烧一酸浸、生物浸出、酸直接浸出等方法,如火法熔炼和加压处理已成功应用在国内和国外的镍冶炼厂。研究该矿的镍综合回收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符合我国目前大力推行可用废弃物资源化的产业政策。
一、原料及流程
(一)原料分析
本原料来自某硫化镍矿山,经过衍射分析,该矿中矿物组成相对较简单,主要的金属矿物有磁铁矿、磁镍黄铁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有大量的石英、少量的氧化镁等,其主要化学成分如下(%):Ni0.15、Fe9.75、SiO247.30、MgO6.50、S3.84。
(二)工艺路线
由于该尾矿具有磁性,采用鼓式磁选机进行磁选即可获得含镍硫化精矿,可抛弃90%的脉石;获得的精矿含镁较低,采用配矿熔炼的方法在低温下进行熔炼,可得到低冰镍。整个工艺路线见图1。
图1 工艺流程
二、试验过程
(一)磁选工序
由于该矿的主要金属矿物有磁铁矿、磁镍黄铁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大量的石英、少量的氧化镁等,因此采用湿法球磨和磁选方法可以抛弃90%的脉石,从而获得低镍硫化精矿。试验考察了磁选强度对镍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磁选强度分别为(0e):1000、1500、2000、2500和3000时,镍收率回收率分别为(%):50.47、58.68、70.36、75.97和84.01。通过试验,确定磁选强度2500~3000Oe较合适,因为磁选强度再升高,由于磁选夹带严重,导致磁选精矿含镍降低。在试验条件下获得的低镍硫化精矿的化学成分为(%):Ni1.67、Fe52.71,SiO21.78、MgO0.46、S25.98。可以看出,通过选矿,硫化镍矿氧化镁含量仅为0.46%,为后续低温熔炼奠定了基础。
(二)氧化焙烧工序
氧化焙烧属于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其焙烧设备有回转窑、沸腾炉等,已在有色金属火法冶炼厂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用氧化焙烧磁选获得的低镍硫化精矿,目的是脱出硫,使铁和镍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相关主要反应如下:
2NiS+3O2→2NiO+2SO2↑ (1)
4FeS2+11O2→2Fe2O3+8SO2↑ (2)
焙烧主要控制参数:焙烧温度700~750℃、焙烧时间3~4h。在此条件下,硫脱出率达到94.61%。
(三)配矿熔炼工序
磁选获得的低镍硫化精矿由于含镍低含硫高,直接进行熔炼,尽管配入造渣剂,但获得的低冰镍含镍仅达到2.o%~2.5%,富集倍数极低,可以说没有富集,原因是含硫高,大量的铁以硫化铁进入锍中,而没有进入渣中。为了提高富集倍数,需要进行配矿熔炼,即焙烧矿与低镍硫化精矿配比熔炼。
获得的低镍硫化精矿中参与焙烧矿中的FeO及配入的熔剂CaO、SiO2都有很高的熔点,浮选精矿和焙烧中大部分FeO参与造渣反应生成新的硅酸盐,相关主要反应如下:
2FeO+SiO2→2FeO·SiO2 (3)
CaO+SiO2→CaO·SiO2 (4)
MgO+SO2→MgO·SiO2 (5)
造渣反应生成的2FeO·SiO2,FeO·CaO·2SiO2的熔点大大降低。
配矿熔炼过程,进行了熔炼温度、熔炼时间和熔剂配比对镍品位和镍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熔炼温度对镍品位和镍收率有显著影响,熔炼时间和熔剂配比对镍品位和镍收率的影响较小。
熔炼工序主要控制参数:焙烧矿与低镍硫化精矿配比为2∶1、石英配比为矿重的25%、石灰配比为矿重的10%、熔炼温度1350℃、焦碳配比为矿重的3%、熔炼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获得低冰镍产品含镍6.47%,渣含镍0.05%,富集比为3.87倍,镍收率达到97.90%。
三、结论
(一)根据尾矿矿物组成及分析,采用磁选实现镍与脉石的有效分离,为后续配矿熔炼提供了优质原料;
(二)采用配矿熔炼获得低冰镍产品,为尾矿的综合利用开发一条经济可行的技术路线;
(三)本技术路线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最大的特点是镍回收率高。